圖片發自簡書App
【藥食本同源】老夏說中醫之——“生姜”。
食材是最好的藥方!
據統計,《傷寒雜病論》在對性質不同的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張仲景用得最多的藥物,是食材生姜。
《傷寒論》全書記載有113個方子,用生姜的方劑達50多方,占全書方劑的近一半。
生姜被仲景認為是最可以和緩、保護陽氣、溫陽散寒的藥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民間早有“冬食蘿卜夏食姜,不用先生開藥方”的俗語。
夏天之季,“陽氣在表,胃中虛冷”,用它來溫胃健脾、散寒祛暑、開胃止瀉是最好不過(而冬天正好相反,“陽氣在里,胃中煩熱”,吃蘿卜可以清解積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民間又有諺語說“早吃姜賽參湯,晚吃姜賽砒霜”。
中醫認為,早上是人體陽氣上升的時候,食用生姜正可以幫助陽氣生發。而且,此時是人的氣血流動到胃部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吃姜,正好可以溫胃健脾。
現代研究也表明,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正好可以調整胃的吸收和消化,還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
自然界在正午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陽氣,所以中午以后再吃姜,很容易損傷人的肺陰。
中醫說,晚上二陰氣逐漸旺盛,陽氣就應該要收斂起來,不能再像白天那樣亢奮,如果此時再吃生姜,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有話說“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因為秋天氣候干燥,燥氣傷肺,如果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就更容易傷害肺部,并且加劇人體失水、干燥。
有人說“中醫是廚房里的醫學”,藥食本同源,最好的醫學本來就不在天上,它很接地氣。多了解一些身邊常吃的食物,多了解一些中醫藥,的確可以讓我們少去醫院和藥房!
——新疆·老夏手工社·自然生活? 201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