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本支援湖北物資的照片,引起了網絡熱議。引起關注的原因不是因為物資本身,而是物資外包裝箱上的文字。
一份物資外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還有一份物資外包裝箱上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八個字,出自一千三百多年前,其作者是日本長屋親王。
當時,日本長屋王崇敬佛法,仰慕大唐發達的佛教文化,便派人縫制了一千件袈裟,讓第9批遣唐使贈予唐朝“大德圣僧”,希望求得真法。而在這些袈裟邊緣上,便繡著四句偈:“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大意是:中日雖然屬于兩個國家,但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希望將袈裟寄予崇佛之人,以結下相會的緣分。
后來,鑒真和尚聽聞此偈,深受觸動,終六渡扶桑,弘揚佛法。
長屋親王的四句偈被收錄到了《全唐詩》中,書中題注: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于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長屋王贈袈裟事件的詳情,在《唐大和上東征傳》中亦有記載:“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出自《詩經》中的《秦風·無衣》。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譯文為: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胄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這是一首戰歌,激昂慷慨,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加油,待到春暖花開時,相約武漢賞櫻花!
溫馨提醒
特殊時期
少出門!少聚集!
勤洗手!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