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物資也是極其受關注,其中來自日本的物資似乎特別火,只不過比起物資本身,物資上的字更紅:
日本醫藥NPO法人仁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Huobi Global、Incuba Alpha株式會社聯合的物資上寫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的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_
這句誕生于抗擊西戎入侵的秦地,出自《詩經·秦風·無衣》。
曾經的秦國弱到不能再弱(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商鞅變法以圖強),四周又有外敵、諸侯虎視眈眈,尚武的秦人自不會任人宰割,《秦風·無衣》便是秦人同仇敵愾的戰歌之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大意: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戈與矛,與君同仇敵愾。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矛與戟,與君上陣殺敵。
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師作戰,修整我們的甲與兵,與君共赴國殤。
文字有力量。看著這些文字,眼前似乎就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悲壯。
當今舉國有難,惟有同袍而戰。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_
這8字出自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收錄在《全唐詩》中: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原題注: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于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長屋親王,是日本當時的宰相。日本曾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來中原學習,其中長屋親王就是有力的推動者。長屋曾經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繡這四句偈語在上面,送給大唐高僧們。
這也成了鑒真發心去日本傳法的緣由之一,此后6次東渡,歷經劫難,終不言悔。
抗擊疫情期間,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很多事發生。有的令人動容,有的令人發指。看著這些的心情大概就是下面這張圖:
疫情猶如探照燈,能照亮人心最深處。有人見光死;有人遇光生輝。
那些惡劣的事情確實人神共憤,不少網友不禁爆了粗口,還有不少網友在下面回復“好美的中國話”。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人在憤意難遏時來幾句粗口在所難免。但真的該對這樣的話點贊嗎?
對于那些出口成章、娓娓道來的言辭,我們總不吝嗇贊美之辭。但也許人家在日常交談中早已養成了這樣的講話方式。
我曾在日本買東西時掏出了幾枚嶄新的硬幣付錢,收銀員驚呼:“好厲害,像太陽一樣閃閃發光。”
說她在賣弄比喻?我不認。那不過是她日常說話方式而已。
有人脫口而出的也許會是“亮瞎了狗眼”。
正如這次疫情,有人能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而我頂多只能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