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我就看了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在眾多談論寫作的書中,這本特別真誠,因為它是在金先生遭遇車禍后完成的,書中,作者回憶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并給讀者們提出了中肯的寫作建議。
我讀那本書時的年紀,恰好是斯蒂芬·金寫出第一部長篇《嘉莉》的年齡,這么些年過去了,我仍然沒有寫出令自己十分滿意的長篇。同樣的時間之內,斯蒂芬·金在完成《嘉莉》之后,又陸續寫了三部長篇,其中包括著名的《閃靈》。
可見,光學習《寫作這回事》中的寫作技巧,未必就能寫出長篇來。而斯蒂芬·金書中所有關于寫作的建議中,最中肯的莫過于這一句:
“一旦我開始寫某本書,除非萬不得已,我不加停頓,也不會放慢速度。如果我不是每天都寫,人物在我腦子里就開始走樣……”
每天都寫。我敢說,這是斯蒂芬·金取得今日成就的最大原因。《寫作這回事》的副標題“創作生涯回憶錄”翻譯得并不是很準確,原文是A memoir of a craft,一門手藝的回憶錄。也就是說,對斯蒂芬·金來說,寫作是一門手藝。
既然它是一門手藝,那么它同別的手藝,比如做木工,拉小提琴什么的就沒有什么不同。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薩蒂曾經說,“天才?幾十年來我每天拉琴十四個小時,現在你們說我是天才?”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的手藝精湛,就會有人把你當成天才。而手藝的精湛完全可以通過刻苦的鍛煉所取得。
這一個多月來,簡書上流行的“千字文”就是最好的鍛煉方法。這種鍛煉肇始于簡叔的一篇文章“如何堅持每天寫一千字”,后來,王佩現身說法,也寫了一篇“每天寫一篇千字文靠譜嗎?”寫完之后沒多久就不寫了,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
美國有這么一個網站,750words.com,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鼓勵人們每天寫750個單詞長度的文章,剛好是一篇專欄文章的標準長度。注意,這里說的是750個詞,別以為只是幾條twitter消息的長度,因為twitter的140指的是字數。
每天寫一篇750個單詞長度的文章靠譜嗎?斯蒂芬·金肯定會說不靠譜,因為太短了,他的建議是每天一千個單詞,每周休息一天。這要求一點也不算高,要知道金本人每天至少寫兩千個單詞,即便是國慶節、圣誕節甚至是他本人的生日也不曾停下。
在美國,有一項全國性的活動,每年的十一月,又被稱為“全國小說寫作月”(National Novel Writing Month,簡稱NaNoWriMo)。NaNoWriMo鼓勵人們在這一個月里,從1號到30號不間斷地寫作,完成一部五萬個單詞的小說,平均下來,每天要寫上一千六百多個單詞。
NaNoWriMo這樣的活動,國內目前還沒有。不管怎么樣,如果你想每天寫上一千字來練練筆,簡書網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是為《想想1403》寫的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