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我們更應該相信努力的意義,因為我們一無所有,唯有努力才能讓你做自己人生舞臺劇的導演,拍攝出無與倫比的畫面。
其實你并沒有那么強大
2018年的一月中旬,在猶豫和徘徊中向讀書營投下了申請稿。當時迫切想著去改變自己,但是又不確信在讀書營自己是否能得到成長,最終還是投下了申請,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改變。
加入讀書營后,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的完成每天的任務,最大限度的去提升自己。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會按時的去讀去寫,自己也挺慶幸自己已經有所改變,只需要時間的沉淀,自己肯定會有所收獲。
但是自己卻忽略了習慣的力量,群內的任務有時會讓自己感覺壓力特別大,但是那時不知如何去選擇,所以只有硬著頭皮繼續完成,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有時候會思考每天的能量按鈕到底有什么意義,每天的總結有什么用,開始懷疑自己的付出,這種自我否定很快的蔓延,最終徹底放棄了自己。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你放棄的時候會把以前的能量全部消耗殆盡,顯得更加頹廢,當你再次重新開始的時候,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氣。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在聽到麥子老師那次關于習慣主題分享的時候,豁然開朗,于是三月份回歸到讀書營,開始學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她曾說過:偶爾一次的放縱,并不意味著失敗,它只是提醒你,你這個習慣還沒練到家,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在練習一種技能,無法接受瑕疵導致破罐破摔是思維中埋藏的最大炸彈。
對呀,無法接受瑕疵導致破罐破摔讓自己消失了一個月,這才是思維中最大的炸彈。
自此我變改變了自己的計劃,既然做不到群內任務全部完成,何不挑選一個完成,讓自己養成習慣以后,在逐步的加大任務量。于是我便選擇了每天的能量按鈕,讓自己堅持下去。
開始的時候,不知如何下筆,每次都會在筆記本上打完草稿,在去寫在備忘錄上,然后發到群里。
這樣雖然效率不高,不過在后來的堅持與付出之下,字數變得越來越多,用時也比以前縮短了許多,在寫作時候逐漸的琢磨出一些小技巧。
剛寫能量按鈕的時候,想到哪兒寫哪兒,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后來的過程中,我先縮短用時時間,讓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任務,字數沒有太多的限制;其次我在規定時間內逐步的提高字數,一改前面的寫作方式,先構思框架,想好關鍵詞后寫在筆記本上,然后直接去寫。這樣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自己也受益匪淺。
一個人的成長軌跡是很難預測的,尤其是在一切空白的情況下,當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變光明起來。
成長路上,扮演最好的自己
五月的精讀營,讓自己真正意識到什么才叫讀書。我們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應用,轉化為一種技能,讓自己逐漸成長。
一本書放在那兒,只是一些數據,當你讀完之后,變成了信息,只有你去行動起來,才會變成技能,讓你有所收獲。
參加精讀營選的《微習慣》這本書,當時給自己定下了兩個微習慣,一個是每天一個仰臥起坐,另一個是每天讀十個成語并造句。現在每天做5-10個仰臥起坐,成語每天能看20-30個并造句。
通過兩個月的堅持,由開始的按照規定的去完成任務,到現在有時感覺自己做的太少而感到懊惱(超額完成任務不太多),我感覺這就是我的進步。
人想太多會很累,后悔之前會更累,此時此刻就是永遠,此時此刻就是一切。
計劃好今天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你只需要在成長的路上,努力的去扮演自己。
行動才是王道
沒有行動的思想,就如水中月鏡中花,一顆小小的石子就能打破這虛偽的幻境。
以前總感覺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做什么事之前,總會想到雜七雜八的事,甚至于無關緊要的事都會考慮在內,這讓自己缺乏動力,時常陷入迷茫,焦慮,但不知如何去破除這么迷茫,焦慮。
就如加入讀書營一樣,在加入之前糾結徘徊,但是加入之后,發現一切原來是那么簡單。
參加五月份精讀營的時候,也遇到這種情況,擔心自己沒信號,擔心完不成任務,不愿意去嘗試等等,受一切負面情緒的影響,不愿意突破自己。
結果后來參加之后,才發覺原來想的問題并沒有到來。加入精讀營之后,從打卡那天開始,就計算船期,確定有信號的日子,在不確定有信號的時候會提前一天完成任務,確保打卡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晚上值班的時候也會去構思明天的內容,減輕明天的壓力。就這樣走過來,完成了打卡任務。
其實在做事之前去想并沒有錯,甚至還挺重要。問題是我們在虛構和推演中完成了這件事,甚至完成了我們的一生。我們不僅想到了開始的澎湃,中途的辛苦,還想到了結局的動蕩與疲憊。當“想”結束,激情已經褪去,我們已經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行動之前你只會想到困難,行動起來你才會努力的解決困難,所以行動起來,你才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社群的力量
剛開始進入社群,看到那么多優秀的老鐵,當時有種自卑,同時也伴隨著興奮,因為和這么多優秀的老鐵在一起,自己肯定會潛移默化的受影響,不過也有種擔心,害怕跟不上別人的節奏,把自己甩的太遠。
在和老鐵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并沒有我擔心的那樣,當我每天發出任務的時候,都會得到及時的肯定,會給我莫大的鼓勵。
有一次我寫的能量按鈕,只說冬夏還特意的去@我,專門的去道謝,去鼓勵我,真的收獲太多的感動。
我的同桌悅心,當我迷茫焦慮的時候,都會向我的同桌傾訴;當她困惑的時候也會找我解惑,這種穩定的關系,也是自己堅強的后盾。
還有麥子老師,小蘭姐等等好多老鐵都給予我太多的鼓勵,這些鼓勵讓我有走下去的勇氣。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