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的想法沒有實現,愛人感覺出我情緒不佳。晚上回來后就問我明天回不回家,我其實心里還有點小情緒,不想理他。但是轉念一想,我不答復他,回家這件事還是落實不下來。想到這些,就表達了想回家的念頭,他也積極配合。
第二天一早,我有一節共讀《薩提亞深層溝通力》的實訓課要參加,他早起熱了早飯,我一邊聽課一邊洗漱、為回家做了簡單的準備。
吃完早飯,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和愛人一起回去,媽媽也感覺到我昨天被拒絕回家之后的情緒有點低落,所以就說,“想回來就回來吧!”于是我背起背包,帶好必備物品出發。
出了家門,來到學校附近的馬路上開始等車。馬路上過往的車輛不多,多數都是私家車,我回娘家需要乘坐的大客車應該是半小時一趟,我看了看時間估計很快會有一趟經過。站在馬路上等啊等,太陽很明媚,天氣還挺熱,可是客車卻遲遲不見蹤影。
等了差不多快半個小時 ,才看見大客車從南方慢慢駛過來,看到大客車的蹤影特別開心。上了車,發現車里的人并不多,現在乘坐短途公共交通出門的人越來越少,客車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干什么都不容易。這些自己冒出來的念頭讓我意識到我的覺察力好像在提升。
我一邊往車廂里面走一邊尋找座位,雖然人不多,但是每個兩人座位上都有一位乘客,于是找了一個靠前面的空座位坐下,靠窗戶的位置坐著一位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家。
客車的行駛的路面已經有些不太平坦,所以不時地會顛簸。我同坐的那位比我年長的老人家把自己隨時攜帶的一個包放到了座位上,占據了一定的空間,這樣導致我們兩人的座位比較緊張,在客車顛簸的時候我的臀部就時不時地從座位上串下來,于是我又重新再串回到座位上。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坐馬車,原本我是坐在車的中間部分,隨著馬車的顛簸,我就不知不覺地串到了車的尾部。我轉過頭,看了看鄰座老人家那種認真收護著自己隨時財產的表情,于是放棄了讓她把包拿起來的想法。
大雨過去已經有一周了,路面是干爽的,窗外略過的樹木還是綠油油的,但是一些莊稼被水浸泡之后已經枯黃了。我記得曾經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一棵大樹地面上的樹干和枝葉生長得有多高,它地下的根扎得就有多深,看看枯黃的莊稼,再看看雨后依然茂盛的樹木,心里對扎根大地的真實感覺又增添了很多。
路過一個小水庫的時候,看到了水庫里波光粼粼的水面已經擴展了很多,在干旱時曾經枯竭的水庫現在好像達到了它的頂峰時刻。
馬路兩旁到處都是一汪一汪的大大小小的水坑,有的已經連成一片水塘,之前的小草也不見了蹤影。
媽媽家所在的地方土質是堿土,下雨后泥土變得很粘的。在通往媽媽家的一條鄉路兩邊,這兩年有很大一片鹽堿地已經種植了莊稼,鹽堿地也在一點點被改良,以前看到長勢茂盛的莊稼時,特別感慨。可是今天卻非常遺憾地看到那兩大片幾十畝的莊稼已經完全枯萎,水勢還沒有下去,在渾濁的泥水里莊稼已經倒了,讓人感覺特別痛心。這些地的種子化肥投資就這樣打水漂了,好難!
走到進村必經的橋洞下面一看,雖然橋洞下一直有抽水機在抽水,但是依然無法步行通過。水面還是很高,正在我猶豫著如何走期間。一位站在路旁幫忙抽水的村里鄉親看到我們從車上下來,便主動告訴我們要在鐵路上面繞過去。他看到我還是有些不太清楚怎么走的樣子,便說,“我帶你們走過去吧,不然你們不知道怎么過鐵路!”我連聲道謝,跟著他身后,走上了泥土堆成的一條土路,繞到鐵軌上,鐵軌的欄桿處有一個小開口。他讓我們從開口的地方爬過去,過鐵軌,到對面,往南走一段,再從一個打開的小門出去。
欄桿旁邊有幾個人站在那里觀望,他好像認識那幾個人,對他們說,“看你這身材,這個開口你們是爬不過去的。”我看了看那個開口,笑著說“我能爬過去,都走到這里了,爬吧!”開口很狹窄,我的背包被擋住了,于是我把背包拿下來,抱在懷里再次試試,爬過去了。
沒等我站起來,他又喊道,“看看有沒有火車要經過。”我還沒來得及抬頭看,愛人大聲喊道,“北面有火車過來了!”于是他立刻喊道,“回來,回來!快點回來!等一會再過!”我又趕緊爬回來,站到欄桿外,等火車過去再重新爬過去,終于繞到了橋洞的另一側。心里還有點緊張,不是爬鐵軌緊張,是對這樣的過法有些不太贊同,畢竟這鐵軌平時是絕對不能這樣通過的。想想剛才自己縮成一團爬過來的樣子,覺得滑稽好笑,看來人真是伸縮性很大的。
愛人一邊走一邊嘀咕著,“如果不是我提醒你有火車,你連看都不看!”我很平靜,也沒有生氣他的嘮叨,我覺察到了他嘮叨背后的關懷,笑著說,“所以不是跟你回來的嘛,有你才安全!”他聽我這樣說,沒有繼續說話。
我想起上中學時每天騎自行上學都是把自行車從站臺上放下來,然后人跳下來,扛著自行車從鐵軌上走過去。鐵軌旁邊的小石頭很不穩,走過的時候會很滑,特別吃力,那時候自己長得還很小,但是每次我都能一次性扛著我的白云牌二八大杠的重型自行車跨過四道鐵軌。
恍惚間,幾十年就這樣過去了,我家所在的站臺都取消了,回家的路卻一直在繼續延伸著。
村子里的路除了一條主路都是土路,路旁的溝里都是積水。進了家門,媽媽已經開始做飯,爸爸躺在炕上看書。
不知道為什么,在父母面前有時候感覺自己有些多愁善感,父母的一個小動作一個小表情就能引發自己的聯想和擔心。有時候會不自覺地對此產生一種評判,覺得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然后會沉淀在這種情緒中。
每次回來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想著要拿點這拿點那,結果常常是回來的時候比去的時候拿的東西還要多。家里的土地藏著無盡的寶藏,這些寶藏會源源不斷地運回到我的小家里,土豆、西紅柿、豆角、小蔥、南瓜,一袋袋里面都裝的都是他們對子女的關愛。這一來一往的流動,構成了我和父母的日常。
回來的時候橋洞的水經過一天持續的抽水已經下去了很多,露出了搭在邊沿的水泥桿,雖然還是很泥濘,但是已經可以走過去了。我拿著西紅柿和豆角貼著橋洞的邊沿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愛人拿著土豆、南瓜和小蔥跟在身后。橋洞的上面滴答滴答地滴著水,我的外套不小心貼到了橋洞的墻上,泥水和銹跡沾到了衣服上,愛人忍不住又嘮叨了幾句。我這次懟了他,“是人重要還是衣服重要?安全比啥都強,不貼著墻走不往水里掉嗎?”他被我懟得不言語,我帶著勝利的表情走出了這一片泥濘區域。
剛好趕上回來的客車,路上心里一直出現的是爸爸躺著看書和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