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90后養生組合《活法》(Day1-3天合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合集共7500字,分3天,內含摘錄6000字)

Day1 今日閱讀《活法》p1-p62

(1800字,建議閱讀5-10分鐘)


Part1摘錄

序言

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對于這個人生最基本的問題,我認為必須從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人生在世,為欲所迷,為欲所困,可以說是我們人這種動物的本性。如果放任這種本性,我們就會無止境地追求財富、地位和名譽,就會沉湎于享樂。

聚精會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這就是最尊貴的“修行”,就能磨煉靈魂、提升思想境界。

埋頭于本職工作,不斷鉆研,反復努力,這意味著珍惜上蒼賜予的生命中的每個今天、此刻中的每個瞬間。

正面的思維方式: 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善于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欲;等等。 我們不僅要用頭腦去理解,而且要讓它們占據我們的心靈,變成我們的血肉。

第一章 實現理想

“心不喚物,物不至” 。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首先需要達到“癡狂”程度的強烈愿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實現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著目標奮勇前進。不管是人生還是經營,這才是達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對要做的事缺乏強烈的愿望,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認真的模擬演練,沒有在事先清晰地看到事情完成后的狀態,那么在人生中、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就很難取得成功。事先考慮到事情的每個細節,讓他們在頭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毫無疑問,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就是說,你事先能“看見”的東西就一定能做成,“看不見”的東西就做不成。因此,如果你祈愿要做成某件事,你就要把它變成強烈的愿望,一直思索到你能清晰地“看見”這件事成功時的印象為止。

在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此前的惡性循環被切斷,良性循環開始了。在這個經驗中,我明白了一個真理,就是人的命運絕不是天定的,它不實在事先鋪設好的軌道上運行的,根據我們自己的意志,命運既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壞。 就是說,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制造出來的,這是一條根本性的原則。

目標看似高不可攀,但絕不退縮,傾注熱情,拼命鉆研。這樣做,就會把我們的能力提高到連我們自己也吃驚的地步。換種說法,沉睡在我們身上的巨大的潛在能力迸發出來了。 所謂“不可能”,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對將來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應該用這種“將來進行時”來思考。要相信我們具備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

“人生如果不有意注意就沒有價值。”我們的集中力有限度,始終將意識集中于某一事物相當困難。但是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慢慢養成有意注意的習慣,這樣我們就會具備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

夢想越大,離實現的距離就越遠。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把夢想實現時的情景,到達夢想的過程,在頭腦里反復模擬演練,將它們具體化、形象化,以至能“看見”實現的過程和情景。這樣實現夢想的真實道路就逐漸清晰。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獲得種種啟示,幫助自己一步一步接近夢想中的目標。

在街頭漫步,在喝茶放松時,在與朋友談笑間,別人毫不留意的細枝末節,有時也會意外地給你實現夢想的提示。

不管年紀多大,我們仍要述說夢想,描繪未來光明的前景。無夢之人不會有創造和成功,他的人格也無從成長。因為人格只有在描繪夢想、鉆研創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煉。 從這個意義上,我想強調,夢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飛的跳板。


Part2復盤

001人生的意義不在做夢也到達不了的遠方,恰恰就在此時此地手頭的工作和學習上。專注于當下,沉浸于此刻的事物上,把心思收回聚攏,認真熱忱做好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最尊貴的修行。也是對時間的珍惜,對生命的尊重。

002對目標懷有強烈的愿望,以至于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甚至在頭腦中已經“看見”了這件事成功后的景象,不僅可以使我們進入心流般的神奇體驗,更重要的是,因為強烈愿景的推動,又反過來促進了我們成功。能“看見”就能做到,先“看見”然后做到。

003心態就像是人生的畫筆,抱持怎樣的心態決定了你接下來的行為和態度,意志可以改變命運,接下來的人生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取決于你的態度。你認為可能,不可能也能變成可能,你認為不可能,可能也會變成不可能。別忘了人是有潛力的,喚醒它還是埋藏它,全由你自己決定。

004集中注意力做到“有意注意”,而不是總被被動吸引注意力。抱著對目標的熱忱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就會發現處處都有暗示,稍加提煉就能助益于自己的夢想。

005無論多少歲,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地位上,都要心懷夢想,并在此過程中錘煉自己的人格,修煉人生的意義。

By 小圓子 20180423晚



Day2 今日閱讀《活法》p65-p6141

(3000字,建議閱讀10-15分鐘)


Part1摘錄

第二章 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事業的“原理原則”在哪里?不在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對社會和世人有利。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是企業經營的根本,也就是所謂“原理原則”。 不是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貫徹這一經營的原理原則,最終使我們走向成功。

缺少認真和熱情,不管你擁有多么過人的才智,不管你希望擁有多么正確的思維方式,你的人生仍將難見碩果。想要構思情節精彩、布局縝密的劇本,想把劇目大綱變為現實,最需要的就是極度的“認真”。 無論何事都認真面對,正面迎擊——有時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戰的境地。就是說,遭遇困難時決不逃避,抱著一股憨氣傻勁正面迎擊。 這確實很難,但你直面的問題非解決不可,這時候,你是躲避困難,逃之夭夭;還是與困難正面對峙,正面交鋒。這是能否做成大事的關鍵所在。

凡事都需要知識加上經驗才能“會”,在這之前不過是“知”而已。 本田教給我們的是:在榻榻米上練游泳未免太傻。榻榻米上學不會游泳,到不如即刻跳入水中,用手用腳劃一陣子再說。不在現場揮汗,哪能學到什么經營——本田自己就是榜樣。成就偉大事業的智慧只能從經驗的積累中才能獲得。只有親身參與的體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這種能量需要靠自我激發、自我燃燒才能產生。自我燃燒最好的辦法就是喜歡自己的工作。無論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產生向新目標挑戰的渴望。在這過程中就會更加喜歡自己的工作。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之下,再努力也不覺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績。 徹底地喜歡自己的工作是通過工作豐富自己人生的唯一方法。

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斗,“不能發揮自己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

要做出公正的、準確的判斷,關鍵是有一雙純凈的不帶偏見的眼睛,不被細枝末節所蒙蔽直奔問題的根源。 用這樣的目光觀察問題,不僅是企業內部的矛盾,大到國際問題,小到家庭糾紛,當事人出于各自的利害,成見、偏見一再疊加,把問題搞得復雜。 因此,越是看似錯綜復雜的問題,越是要趕快回歸原點,依據單純的原理原則做出決斷。那些棘手的、貌似無法解決的難題,只要正面面對,以真誠的目光,根據單純明快的原理,從是非、善惡的角度判斷就能解決。 “復雜的現象,其實不過是簡單事物的投影而已。”

只要在道理上站得住腳,就應該堂堂正正堅持自己的主張。這么做,原本就講究邏輯文化的歐美人反而會十二分地理解并尊重你的正當性。 隨時都要捫心自問,判斷的基準是不是放在“作為人,這么做究竟對不對?”這一點上。為什么?因為這個基準具有超越國界的普遍性,所以,即使的文化有若干沖突,但在根基上,對方一定會理解并產生共鳴。

第三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智

任何人的任何才能都是天授,不!才能只是從上天借來之物。 因此,杰出的才能,由這才能創造的成果,屬于我卻不歸我所有。才能和功勞不應由個人獨占,而應該用來為世人為社會謀利。就是說自己的才能用來為“公”是第一義,用來為“私”是第二義。我認為這就是謙虛這一美德的本質所在。 大企業的領導、干部和官僚,他們的能力無不高人一等,為什么他們常常丑聞纏身、貪污瀆職呢?因為他們把才能據為己有。他們認為才能純屬私有,而非從上天借來之物,不必用之于公,心安理得地把才能用于滿足自己的私利私欲。一談道德,有人就覺得有“復古”的味道。但陶冶情操豈有古今新舊的區別。

對于領導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辯才,而是基于明確哲學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謙虛之心、內省之心、抑制自我的克己之心、堅持正義的勇氣、持續自我磨煉的慈悲之心——用一句話說,必須牢記并堅持“正確的為人之道”。 這同中國古典中所說的要脫離“偽”、“私“、“縱”、“奢”這四種煩惱是一個意思。不可虛偽、不可自私,不可放縱,不可奢侈。要言行高潔,嚴于律己。這是身居高位的領導者應盡的義務,是同他的身份地位相對應的高貴的精神素養。

飽嘗苦痛、傷悲、煩惱,一邊掙扎,一邊又感受生命的喜悅和樂趣,體味人生的幸福。人生謝幕時的靈魂,只要能比開幕之初高尚一點點,我們就算活出了價值,就算不虛此生。

六項精進: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謙虛戒驕/天天反省/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如果自己有錯,那么不是等到明天,而是今天立即糾正。這樣一顆率直之心能夠提高我們的能力,提升我們的心智。 具備一雙虛心聆聽他人意見的大耳朵。具備一雙真誠審視自己的大眼睛,耳聰目明,充分發揮耳朵、眼睛的作用。

除了感謝之心、反省之心以外,要進化并提升我們的人性,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抑制自身過度的欲望。“貪欲”之念最難對付,它牢牢地根植于人的內心深處,不易拔除,而且它的毒性最強,它能腐蝕人的靈魂,把人引向歧途。

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對各種各樣的事情做出判斷。這時,瞬間產生的第一反應往往出于本能,即出于欲望。因此,在正式應答前,暫且保留條件反射式的判斷。暫停片刻,吸一口氣,然后自問自答:“我這個想法,這樣判斷,是否出于個人欲望,是否夾雜私心?” 控制住欲望,也就是抑制了私心,利他之心就會抬頭。先人后己的利他心,是人一切德行中最美好、最高尚品格。 忘我利他,把自己放在后面,先為世人為社會盡力。當這種利他心呈現時,人就不再為欲所迷。而且有了利他的想法,煩惱的三毒就開始消解,原本“純潔的心靈”就能從庸俗的欲望中解脫出來,重新描繪美好的愿望。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別以為神靈看不到。人的一切所思所為,是非曲直,神靈全都看在眼里。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成功,想讓成功持續,那么,你描繪的愿望,你懷抱的熱情,都必須純潔無暇。 因此,首先要舍棄私心,用清澈的心靈思考問題,依據這種思考拔出“正劍”,事業就能成功,人生就會幸福美滿。

六波羅蜜: 布施 持戒 精進 忍辱 禪定 智慧

要達到名人高手的境地,缺乏地道的精進,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從內心喜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貫注投身于工作,通過這條道路——也只有通過這條道路——我們就會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磨礪心智,提升人格,領悟人生的真諦。


Part2復盤

001知易行難。

學到知識很簡單,真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在知道和會做之間橫亙著世上最長的距離。不去做,然并卵,再會紙上談兵,也不如事必躬親地多做幾次。唯有在實踐中檢驗真知,也唯有在實踐中才能磨煉自己的心智,精進自己的技術。

002回歸本真。

當事情亂如麻的時候,不妨回到起點、初心去看待問題,以真誠、單純的心來思考,不要摻雜進太多復雜的關系(如利益、私欲)。用公正的眼光從是非的角度來判斷,答案反而顯然易見、呼之欲出了。

003天賦才能。

我們的才能來自天賜,而非私有的。上天賦予我們才能是為了讓我們造福社會,不是為了滿足自我的私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越是處于高位,越應有相應的精神素養,越應遵守正確的為人之道,以免誤入歧途。

004感恩反省。

活著就要感恩,逆境中感恩磨煉心智的機會,順境中感恩幸福快樂的時光。活著已經是最大的福祉,應懷謙卑之心。除了感恩,每日還應做反省的功課,以求一日比一日好,一日比一日靈魂更加高尚純凈,這也是生而為人的意義。

005舍棄私心。

多數人難以避免三毒:欲望之心,欲望未滿足而產生的惱怒之心,看到別人欲望滿足而產生的嫉妒之心。三毒會腐蝕人的靈魂,唯有舍棄私心,抱有利他之心,純凈的心靈才會得以顯現,擺脫庸俗欲望的煩擾,得到內心真正的寧靜和幸福。

006持續精進。

只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對工作懷抱百分百的熱忱,才能在事業上有所突破,實現持續精進,終至巔峰。這一點同樣適用于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喜愛+熱忱+專注是抵達成功的直通車。

By小圓子 20180424晚



Day3 今日閱讀《活法》p145-p214

(2400字,建議閱讀10-15分鐘)


Part1摘錄

第四章以利他心度人生

什么時候人的內心會充滿深切、純凈、極致的幸福感呢?絕不是私利私欲獲得滿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為開花結果的時刻。我想許多人會同意這個觀點吧。而且賢明的人都會發現,為他人盡心盡力的行為,不只是對他人有利,最后福報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同樣有利。

與人爭執時,總想駁倒對方,總認為錯在對方,要逼迫對方認錯。這是一種做法。但也可以體諒對方的難處,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處理同一個問題,結果可以大相逕庭,差異就在于有沒有體諒對方的關愛之心。

一旦把關愛和利他之心丟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容忍乃至放任這種利己的欲望,結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會混亂。

人類也應該從自然界中學習“節制”,人類原本也是自然界的一員,也曾理解自然的法則,自己也處于生物鏈之中。后來,人類從食物鏈的制約中解放出來,單獨擺脫了循環的法則,同時也失去了與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謙虛。在自然界,只有人類才具有高度的“知性”,可以大量生產糧食和工業品,還能夠不斷開發新技術,來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人類因為具備“知性”而逐漸變得傲慢,企圖支配自然的欲望不斷膨脹。同時“知足”這道自我節制的防線消失?還想要更多、還想更加富裕,這種貪婪之心赤裸裸地凸顯出來,終于威脅到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不要再去追求超過自身需求的東西。必須把神靈賜予人類的“知性”變為真正的睿智,掌握控制自身欲望的法門。就是說,要將“知足”這種生活方式付諸實踐。對現在身邊之物感覺不足,就會繼續追求,那么到時手后就會滿足嗎?絕非如此。應該適可而止了,不要再去片面追求經濟財富了。國家和個人的目標不是單純物質的富足,看怎么做才能讓大家獲得精神的富足,我們應該朝這個方向摸索前進。老子說:“知足者富”。這就是“知足”的人生態度。

第五章 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前面談到的感謝誠實、勤奮工作、率直之心、天天反省、不憎恨、不忌妒、先人后己的利他精神......這些善念與善行都是順應宇宙意志的行為。所以,必然會引導人走向成功,讓人的命運變得豐富多彩。與宇宙的意志和趨向是否“同調”,這決定了人生和事業的成敗。原理就這么簡單,宇宙本身具備讓萬物向善的意志,促使宇宙間一切事物成長發展。因此,宇宙間森羅萬象都成長發展乃是必然,我們人類自然不會例外。所以,只要秉持與宇宙意志相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作就一定會順暢,人生就一定能幸福。

要帶著一顆比降生時稍稍善良、稍稍美麗的心靈離開人世,從生至死都要盡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終點時靈魂的品格比起點時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們生命,就出于這一目的,如此而已。在這個巨大的目的面前,我們個人在世時積累的財產、名譽、地位就顯得微不足道。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所有這一切與“提升心性”相比,猶如塵埃,不足掛齒。

依據佛教輪回轉生的思想,我們在降臨人世時,靈魂帶著到前世為止所積累的“污垢”,也就是業障而來?在這之上,當我們死的時候,靈魂再載上今世所造的業障而去。而且,在靈魂的內側,隱藏著真我——純凈的、美好的、伴有佛性的、永世不滅之心。如果真我原形顯露,那么人就會以美好的心靈思善行善,就會像佛祖一樣慈悲。但是,人成不了佛,那是因為在真我的周圍覆蓋著帶有業障的靈魂,再向外還有一層充滿欲望的本能......如此層層的障礙阻擋了真我的展現。坐禪和瑜伽等修行,目的也是磨煉心智,就是從心的外側向著內側,像研磨鏡片一樣,一層一層磨掉位于真我外側的障礙。

我認為運用理性和良心來抑制感性和本能,去控制它們,這種努力非常重要。遵循發自真我及靈魂的理性與良心,把正確的倫理觀、道德觀注入心中,也就是遵照“為世人為社會盡力”的思維方式,把“知足”的生存方式銘刻于心,放棄無止境追求欲望的貪婪之念。這樣不斷地用理性和良心來制約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過自己的人生,積累“為善的經驗”,就能磨煉心志,自然而然地向悟道的境界靠攏。通過這樣的修行變得高尚的靈魂,不僅在現世能發揮作用,而且會延續到來世。


Part2復盤

001極致幸福體驗

如果人類拋卻利他之心,只剩下自私自利的欲望之心,必將導致社會秩序的紊亂。當世界不再是美好的人間,不就淪為地獄了嗎?回想我們生活中幸福而深刻的時光,多與金錢物質等無關,而是來自于個人的成長、真摯的情誼、純粹的愛情。向外尋找拓寬生命的增量,而非局限于自我的存量,會讓我們有更大的內在空間,獲得更多的幸福體驗。

002從節制到知足

觀察動植物的生活,吃飽了就不再進食,從來不曾肆意虐奪資源,因而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可是人類作為新晉的“領頭羊”,卻擁有著日益膨脹的欲望,忘卻了節制的美德,以至于極大地破壞了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也威脅了自己的健康。然而欲望是否會停止在某一階段呢?有了一還想要二,再要三,以至于無窮無盡地想要下去,何時才是終點呢?什么時候才會滿足呢?知足者富,何必要那么多自己并不需要或用不完的東西呢?何況事物是平衡的,沒有白撿的東西,追求的過程中也在同時付出代價。

003順應宇宙潮流

宇宙以其仁愛之心滋生了萬物,萬物皆向善而生,因而得以蓬勃發展,這是順應了宇宙的潮流。人類想要發展壯大,也必須順應“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與宇宙同頻,自然會得到宇宙意志的回應。但如果逆著宇宙潮流而行,必會導致個人乃至全人類的衰敗滅亡。世間有其真理存在,個人遵從真理,也會順利地導向成功。

004回歸真我之心

充滿真善美的真我之外環繞著靈魂,人以這樣的姿態降生。伴隨成長,外側漸漸形成了本能,接著是感性(精神活動),最后是知性(知識、道理、邏輯)。真我完善至極,充滿著愛、誠和喜悅。人終其一生都在通過磨煉心性、提升人性,回歸真我之心,最后帶著比出生時稍微高尚一點的靈魂離開,便是完成了人間的修行,不虛此生。? ? ? ? ? ? ?

By小圓子? 20180425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內容簡介 所有企業及企業人都恪守著贏利——這一亙古不變的原則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進,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參透了利益背...
    少穻閱讀 1,664評論 0 7
  • 《活法》讀書筆記: 摘要: 1,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人的靈魂可以被磨練,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
    靜思明閱讀 13,256評論 0 6
  • 作者|王芮 讀完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并了解他的生平創舉后,掩卷沉思,夜不能寐。這完全顛覆了我對暢銷書的偏見,對...
    WR寫字板閱讀 4,990評論 0 4
  • 作者|五花馬 讀完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并了解他的生平創舉后,掩卷沉思,夜不能寐。這完全顛覆了我對暢銷書的偏見,...
    五花馬00閱讀 6,685評論 0 10
  • 選詞填空:題型介紹:15選10(一個單詞選一次) 英語段落結構:總分總/總分 主題句,中心句 擴展句,解釋說明 結...
    韋程豪閱讀 990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