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以想像了!“巴學園”竟然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學校。我以為只有孩童的夢里才會有,甚至做夢都不敢想象有這樣一處學生天堂。
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正因為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們并不會忘乎所以。
1937年的日本,小林宗作先生創辦了巴幼兒園和巴學園(小學),書中的作者是被別的學校退學而進入巴學園的。《窗邊的小豆豆》記錄的都是發生在作者巴學園就讀時期的真事。
大樹自然生長的校門,電車改做成的教室,老師把一天要學的內容都寫在黑板上,你可以隨意選擇,從自己喜歡的學科開始。如果上午把全部的內容都學完,下午就可以出去散步。學生不會彼此比較誰帶的飯菜好一些,校長每天中午只會看看是否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種,跟在后面端著兩個大鍋子的校長夫人就會把它填上。要求家長們給孩子穿最差的衣服——不怕臟不怕破,讓孩子盡情玩耍。孩子們理解和學習音樂的方式是跳“韻律操”和在地板上隨意的畫音符。扮成妖怪試膽量,請農民老師來教種地。為提升有身體缺陷孩子的膽量和自信心而設計別出心裁的運動會。一起游泳、露營、泡溫泉……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和被別的學校辭退的“問題孩子”在這里平等、茁壯地成長。
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表達、玩耍和成長。很難以想像這些連家長都頭疼的孩子,巴學園的校長是用怎樣的耐心、愛心和信仰來實現這一切的。愛和教育是沒有國界的,小林校長是一個值得尊敬和愛的偉人。
小豆豆自己去掏糞池找丟掉的錢包,沒有人去阻止,校長只是說了句“弄完之后,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雖然沒有找到錢包,但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她已經得到了滿足,而且知道如此大費周折之后她也改掉了上廁所的時候往下看的習慣。這是任何阻止和訓斥所得不到的結果。像這樣的學校真是沒有孩子不向往。所以孩子們早上不用家長催促就巴不得要積極的去上學,晚上放學還不舍得離開,要玩到學校最后一遍“驅逐鈴”響起才回家。
這種看起來自由散漫、沒有要求的教育方式,卻最好的保持了孩子的天性和純真的品格。他們在集體和愛的成長中學會了包容、尊重、自信、同情和紀律。這為他們后來的成長和人格的塑造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文章之后,作者聯系了以前巴學園的一些同學,他們都認為那是一段最值得留戀的記憶,對自己今后的成功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如果沒有戰爭的摧毀,小林校長的巴學園應該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最令孩子們向往的學校。
文中小豆豆媽的家庭教育也很值得我們家長學習,有幾件小事我們可以分別來看一下
1、小豆豆被退學了,媽媽是在他20歲之后才告訴她的。倘若當時媽媽發怒地批評她、責怪她,帶著自卑心和被排斥感的小豆豆還會帶著好奇心和美好進入巴學園嗎,長大又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呢?
2、小豆豆最喜歡的游戲是鉆圍著帶刺鐵絲的籬笆,每次鉆玩,不僅裙子都掛成一條條,短褲也破破爛爛。如果你是豆豆媽,會忍受多久呢?
3、小豆豆另外很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什么有趣的東西就立刻跳過去,而且是先向后退幾步,然后全力沖刺跳過去,為此也吃了不少苦頭。一次掉進掏糞口,一次陷進抹墻泥里,這么淘氣的女孩子會不會令你崩潰呢!
4、小豆豆被騙花二角錢買了健康樹皮回去,校長明知是騙局,但是聽了她天真有愛的理由還是借錢給她去買。媽媽也知道這一切,但還是配合的咬咬樹皮檢驗一下是否健康,并給她錢還給了校長。大家都在努力維護孩子的天真和本善,善于傾聽和分析,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教育。作為家長和師者,我們的第一反應會怎么樣呢?
平心而論,如果我有一個小豆豆這樣的孩子,我可能真要崩潰了。我曾自認為做到了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媽媽,想想真是慚愧!
一朵美麗的小花背后是多少園丁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淚水啊!為人父母尚且有難以控制的,情非得已的時候,作為巴學園的校長,它不僅用自己的私人財產創造了一個“彼樂園”,而且用心呵護這些小花、小草們的成長,甚至要忍受家長的質疑,但是學生們都愛他,都喜歡巴學校就足夠了。在這里關心的不是成績,而是美好的情操和快樂的情緒。
現在中國的幼兒教育階段已經逐步的引進了國外五花八門的教育理念,期待小學教育也百花盛開。其實,我想提醒的是:用心才是最重要的!觀點進步了,接受了;難得的是有一群真正理解這個教育理念,真正熱愛孩子和兒童教育的一群可愛可敬的人,像小林校長和巴學園的老師那樣處處為孩子著想,尊重孩子的成長和視角,愿意像信仰一樣奉獻終身的人。
兒童教育很重要,對于社會的責任和對于孩子的愛迫切要求我們中國的家長和老師都靜下心來,把他當成頂重要的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