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溝通的藝術》(作者 羅納德·B·阿德勒/拉賽爾·F·普羅科特)精讀版的閱讀筆記。Day-2/6。
昨天小結:1)溝通能力可以通過后天學習習得。2)溝通高手有依具體情境而變化的溝通行為。3)溝通是雙向的,溝通不見得越多越好。
Topic 1:知覺:看到什么是什么。
1、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位置的不同,而經歷著不同的現實。同在一片藍天下,每個人的世界絕對不一樣,有的人的世界是黑白的,有的人的世界是精彩紛呈的;有的人的世界充滿快樂,有的人的世界是孤寂的寒冬。
2、為什么會有不同的世界,因為我們每個人對外部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不一樣,就好像經歷著不同的世界。這就是知覺。而知覺差異會給我們帶來溝通上的挑戰或叫作障礙。理解不同,世界不同。
3、知覺過程的四個步驟。1)選擇。超強的,重復的,帶有動機,差異化的刺激越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2)組織。每個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案來把其他溝通者的形象進行分類,歸納和預測,然后采取不同的溝通策略。這些套路容易讓我們陷入刻板印象,容易將個別事件或行為普遍化。消除刻板印象的方法是:把每個人都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對待。3)詮釋。因為交情的深淺、個人經驗、對人類行為的假設會影響我們溝通過程中的詮釋。4)協調。人際溝通是雙方故事的交換。
Topic 2:知覺的特點。
1、對人嚴厲,對已仁慈。如當別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把問題歸咎于對方的個人因素,而當自己不幸時,就把問題歸咎于外部因素。
2、先入為主。第一印象不往往來自外貌特征,形成第一印象不中避免,當事實證明錯怪了對方時,要愿意改變當初的判斷。
3、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別人并非問題按我們的方式思考和感覺的,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別人會怎么想,你可以直接詢問他,也可以和別人核對。
Topic 3:弄清楚事情的溝通方法——知覺檢核。
知覺檢核的作用是弄清楚你對他人行為的解釋是否正確。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
2、說出關于這個行為至少兩種可能詮釋。
3、請求對方對你的行為詮釋作出澄清。
Topic 4:一個豪華or溫馨的婚禮?
1、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體驗世界,并重新創造個人觀點的能力。——同理心。即用對方的觀點設身處地地思考他的處境,進而感同身受。
2、使用5個立場看同一個問題(枕頭法)。1)我對你錯;2)你對我錯;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4)這個議題不重要;5)所有的觀點皆有真理。
3、枕頭法可以幫助我們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價值觀,切換到多元的視角,承認世界的多樣性,也是避免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Topic 5:你應該怎么表達情緒?
1、擴充你的情緒詞匯。用貧乏的詞匯描述感覺,對方會很難把握住你的情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情緒,如我做了什么,發生了什么等等豐富自己的詞匯。
2、你要對自己的感覺負責。少說“你讓我生氣”,而是我“我在生氣”。
3、不能一味的認定是別人影響了我們的情緒,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Topic 6:管理壞情緒。
1、很多無助益的情緒來自于一些你可能沒察覺到的非理性想法,一旦你改變自己的想法,就更有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避免負面結果。
2、應該的謬誤——不能區分“是什么”和“應該是什么”。客觀現實不會以人的意識為轉移。迷戀“應該給人不必要的痛苦。所以,下一次,可以試著把“你應該準時”變成“我希望你能守時”吧。
3、無助的謬誤——總是把自己看成受害人。避免負面的自我應驗預言。
今日小結:1)每個人對外部的理解和看法不會相同。2)避免溝通過程中對人嚴厲,對已仁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先入為主的陷阱。3)描述行為,得到至少兩個詮釋,請求對方對行為的詮釋澄清,可以弄清楚對他人的行為理解是否正確。
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