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美國)
翻譯:王岑卉
看美國人寫的書和看美國的文藝片一樣,讓我感覺內在關聯性很強,但是又缺乏邏輯性,跳躍性太大。所以我的讀書筆記是基于我個人的理解,提煉出來,用我的邏輯進行表達。
解決問題:
- 為什么會失控?
- 失控的時候怎么辦?
- 如何進行自控力的鍛煉?
一、我們的自控力為什么會失控呢?
作者把的意志力分為: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基于人類的本能,我們會受到欲望的驅使。同時,意志力會像肌肉一樣,他會累,會被消耗,需要恢復的時間。
1.自控力的力量分為兩種:“想要”、“不想要”,我們要盡量的節約我“不想要”的意志力消耗,訓練“想要”的意志力。
2.道德許可,讓我們放縱。就是說我們做了一些好事,讓我們下意識的認為我們做一件壞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3.在短期利益和長期目標面前,常會選擇短期利益,哪怕是折扣率很大。
4.進步讓人們距離目標越來越遠,是因為進步帶來的感覺讓我們選擇放縱。如果完成目標以后的放縱,是我們的激勵機制,那么哪一部分才是真實的我,追求目標的我,還是需要被控制的我。
5.造成拖延的原因:對明天的預期,導致今天的放縱。
6.意志力會傳染、會有局限性,會有極限。被身邊的人和環境影響,在高壓的社會環境中崩潰,我們的意志力到了極限,就會爆發到另外一個極端(放縱)。
二、失控的時候怎么辦?
1.自我諒解。罪惡感消失的路徑:放縱,后悔,更放縱。所以我們首先要和自己達成和解,去體會當時的感覺,我們的身體狀態,再用目標的力量,逐步糾正我們的方向。
2.三思而后行。在面對抉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從本能。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暫停一下,經過思考與論證,會減少我們犯錯機會。
3.十分鐘法則。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面前,往往短期利益會打很大的折扣,但是人們會選擇短期利益。這個時候暫停十分鐘,你會發現你會選擇降低折扣率,為長期利益而努力。
三、如何進行自控力的鍛煉?
1.目標想象法。未來的自己是什么樣?想象變成為陌生的“你2.0”。將我們短期的行為,轉化為為了長期目標而努力。
2.駕馭沖動。認真去體會沖動的感覺,接受我們的欲望,但是不要去行動。接受--理解--選擇。
3.定一條規矩,避免在糾結中消耗我們的自控力。
總結幾個重要的觀點:
1.欲望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他只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工具!目標是有好壞的。
2.想要快樂只是一種渴望,并非真正的快樂。這是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在欺騙我們。
3.自控力的關鍵,是理解不同的自我,而不是改變。
4.自控力會像肌肉一樣消耗,需要鍛煉和恢復。
5.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成功。(很哲學化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