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我們穿越古今,鏈接世界,做古今中外偉大智者的朋友和學生。閱讀是接受知識一種最重要最廉價卻又是最方便的一種手段,但是是否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有效閱讀,能掌握正確的方法,通過閱讀真正提高自己的見識水平和能力呢?而不是讀完一本書,放下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凈,頭腦中一片迷茫,說不出自己從中有何收獲。因此,我們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大有必要。
那么,閱讀的的方法有哪些呢?
閱讀的方法有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還有主題閱讀。這幾種方法是層層遞進的,基礎閱讀是起點。主題閱讀是最復雜的閱讀方式。
一? 基礎閱讀
這是最簡單的閱讀,基礎閱讀也有四個階段包括:1? 學前期的閱讀準備階段? 2? 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認字階段? 3? 四年級的簡單讀寫能力? 4? 五年級開始至九年級的進一步讀寫能力。
二? 檢視閱讀
當我們進入檢視閱讀才算是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
? 檢視閱讀也有兩種,一是有系統(tǒng)的粗讀或略讀,二 是粗淺的閱讀。
什么情況下,我們適宜用檢視閱讀呢?
1? 我們不知道一本書是否是自己想讀的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
2? 我們想要發(fā)掘所有東西,但是時間很有限。
? 檢視閱讀常用的方法:
A? 看書名和序,大致對書的主題有個基本了解。
B? 研究目錄和索引,迅速判別書中用來說明主題的重要詞匯
C. 挑選幾個與主題息息相關的章節(jié)來看
D. 最后一步,一邊快速翻動書頁,一邊進行瀏覽,遇到與主題相關的精彩段落,則慢下來認真讀讀。值得注意的是書的最后兩三頁我們絕不可錯過。
? 檢視閱讀要想質(zhì)量較高,我們必須把自己想象為一名偵探,在尋找一本書的主題或者思想時隨時保持敏感。這樣,我們才不會錯過書中的精彩。
三? 分析閱讀
第一階段? 給自己閱讀的書分類,找出這本書在談什么
一般來說,我們看看書名和前言,就能判斷這本書屬于什么類型的,是小說類還是論說性的書?是理論類的還是實用類的?是科學類還是哲學類。這里,我們有必要說明一下,歷史類的書籍我們最好把它歸類為小說類。
? 理論類的書籍告訴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實用類的書籍告訴我們?nèi)绾稳プ瞿承┦虑橐约叭绾芜x擇最好的方法去做我們想做的事。哲學書籍和科學書籍也是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科學家以他特殊的經(jīng)驗的結果做論證,哲學家則會用人類的共通性做例證,這是哲學與科學的區(qū)別。
在分析閱讀第一階段里,我們還要做到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么?擬出全書的綱要,找出作者想幫助大家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 ? 判斷作者的主旨
我們要做的事情有:
A. 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B? 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C? 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D? 確定作者已經(jīng)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 公正地評斷一本書
假如我們已經(jīng)能夠列出整本書的寫作框架,也就是只有我們在敢于說:我讀懂了。否則我們不要輕易評論一本書的好壞。
第四階段? ? 形成對本書的認識,可以贊成或者反對作者,但是,? 對作者贊同或者反對都要有理有據(jù)
當我們讀懂了一本書,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這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主動的閱讀者,但是我們無論是贊成或者是反對都要有自己的理由,尤其是我們?nèi)绻u作者,我們要能做到以下幾點
1? 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在哪里
2? 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在何處
3 證明作者邏輯錯誤在哪些地方
4? 如何去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不完整。
關于主題閱讀,我們下次再討論。
總之,我們讀書盡量做到有效地閱讀,才能不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我們閱讀書時一定要以恭敬虔誠的態(tài)度,一本好書一定是凝聚了作者一輩子的心血。偉大的作者常常是偉大的讀者,當然并不是說作者閱讀所有的書,但是他們肯定讀得很精,他們精通自己所閱讀的書籍,他們有權被稱作權威人士,而一位好的讀者也會變成作者,因此,當我們掌握好的閱讀方法,并且熱愛閱讀,主動閱讀。則我們也會慢慢培養(yǎng)出自己的見識智慧和精辟見解,我們也都可以成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