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靈活,是一種習慣
通過層層任務,終于通關來到了@幸福進化俱樂部的#海比特初級訓練營,下面記錄下第四天的課程內容和感受。
海比特第四法則:彈性比僵化更有價值
第四天:如何設計彈性計劃表
計劃設置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務必遵循習慣養成的規律。
我在設置習慣養成計劃的時候,每天的任務量是一樣的,所以每天就是純粹的在堅持,沒一周就不了了之了,還真不知道永澄老師的習慣有這么多種玩兒法。
靈活:彈性比僵化更有價值。
計劃設置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務必遵循習慣養成的規律。
習慣的三個階段:
1.反抗期:可采用的方法,5天到14天,如果改變阻力極大,可能要到二十多天才會完成。
2.無聊期:20到30天都有可能。可采用的方法,不要增加難度,要增加樂趣,逗著自己玩兒。
3.挑戰期:沖刺自己的目標,挑戰達到更高的程度。
所以設置計劃時,要按照習慣的規律靈活設置。
易仁永澄老師的彈性習慣設置
下面是永澄老師給的話術:
1.請把習慣和習慣養成的起止時間寫在表格中,建議僅安排30天的計劃。
2.填寫“標準考評值”一欄,填寫時盡可能采用客觀的標準,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
3.設置彈性機制,讓自己更加靈活應對過程中的風險。
4.請在第10天、20天給自己2個豁免權吧。
5.最后,給自己一些真正的獎勵吧!
永澄老師給出的范例:
永澄老師的范例
今天的課程讓人大開眼界,顛覆了我對習慣設置的理解。設置計劃其實就算是我對習慣的全部理解了,如果讓我再加一些,那就是養成習慣之前要心智開啟,計劃設置之后要拼命堅持。這個彈性的習慣設置信息量很大,步步提升,同時給不同階段的自己以不同的心里暗示,猶如一個不斷鼓勵自己孩子前進的媽媽,看到孩子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時有不同的應對。我想,在實際運用中,自己可以分析到自己是處于習慣養成的哪個階段,做相應的調整,以鼓勵自己,給自己積極主動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