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天,能夠吃到用榆錢做成的窩窩頭,是兒時的一件期盼已久的事。
小時候,大人用鐮刀綁在一個長長的竹竿上,伸到榆樹上,削下帶有大朵大朵榆錢的樹枝。把榆錢摘下洗凈,綠瑩瑩的特別好看。接下來,榆錢上面撒鹽,用面粉拌一拌,然后用手弄成窩窩頭的形狀,放在鍋里開始蒸。
吃窩窩頭必須沾辣椒醬,這樣吃著香。辣椒醬是吃窩窩頭的靈魂,是不可缺少的。
長大了,參加工作后,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總能吃到家里的窩窩頭。吃到嘴里的不僅僅是美味,更是一種家的味道,小時候的回憶。
昨天,妻子說,現在榆錢應該長出來了吧?
于是我們來到公園。準備了塑料袋,沒有竹竿,只好站在電車上面,好在勉強夠著一些。
沒有想到的是,妻子也會做窩窩頭。手法看起來挺像那么回事,做的時候還問我這么大行嗎。
聞著榆錢清香的味道,窩窩頭終于熟了。家里有老干媽辣椒醬,抹在窩窩頭上,一口咬下去,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