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兒
一年四季,最富有的季節莫過于春季了。榆樹枝頭綴錢貫,灑落人間富萬家。古人詠榆:? 春榆綻蕾紫巴巴,果賽金錢玉帛花。鼓鼓圓心藏核子,瑩瑩幣串貫云霞。清明采摘鮮蔬嫩,面拌鍋蒸美味葩。舊日充饑成主食,野菜珍嘗現代家。
我家院子外就有一棵歪脖子榆樹,雖然歪著脖子,可是還很是高大。每年春季,青黃色的榆錢綴滿枝頭,一串緊挨著一串,甚是喜人。這棵歪脖子老榆樹,雖長的不怎么樣,卻成了鄰居們的寶兒了。榆錢飄香,清清淡淡,這時候,瞧瞧!對門的二嫂子,搬把梯子,擓個小籃子,喊上東家大他嬸兒,西家他大娘,來捋榆錢嘍!淘氣的男娃子,“蹭蹭蹭”三兩下就爬上老榆樹的歪脖處,岔開腿往榆樹脖子上一騎,先摘一串填進自己嘴里嘗一嘗。甜!好吃!
“今天我蒸榆錢窩窩!”“俺今天給孩子蒸榆錢菜。” 東家大嬸兒,西家大娘,拎著捋好的一籃子榆錢,像是摘了一籃子銅錢寶一般,扛著梯子樂滋滋地回家了。
我也是很喜歡吃榆錢窩窩的。小時候,媽媽每年都要趁長榆錢時,捋好多榆錢,做好多榆錢窩窩和蒸菜。聽媽媽說,在她小時候,由于貧困,經常飽受饑餓的煎熬,能找到草根,樹皮,樹葉吃,那還算是不錯的了,榆錢,是最好吃的食物了。剛漏出錢芽芽,就被人們搶吃一空。如今物質生活條件好了,榆樹可以完好無損地成長,不用折枝,不用傷葉。而那一串串銅錢似的榆錢,卻成了人們最懷念的菜肴。
母親做的榆錢窩窩,是我吃過最美味的窩窩。看起來丑八怪一樣的榆錢窩窩,做時也是挺麻煩的。忙活半天摘了一籃子榆錢,還要把榆錢摘干凈,去小蒂,去枯葉等雜質。把捋好榆錢倒進盛滿清水的盆里,淘凈,控干。然后在晾好的榆錢里打入雞蛋,放入鹽,小蘇打,蔥花,油和面粉,用筷子攪拌,攪拌后,在手上抹油后團小劑子后做成窩窩狀。最后放入開水后的提籠蒸20分鐘,一鍋香噴噴的榆錢窩窩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再在窩窩頭里放些辣椒醬,或者沾著蒜蓉醬,哎喲,那個香啊。。。。
至今念起,仍回味無窮。
? ? 今天周日,不用上網課。還好,昨天的一場北風還沒有歪脖榆樹上的榆錢刮飛。榆錢飄香的日子。早就心心念念著爬上院外的那棵歪脖子老榆樹,捋一籃子榆錢,蒸一籠榆錢窩窩給孩子們吃。
驅車帶著孩子去母親家里,一進家門,母親見我就說:“知道幾個孩子今天不上課了,我昨兒下午捋了一籃子榆錢,今天上午剛蒸好了一窩榆錢窩窩,來,趁熱,快吃吧!”
榆錢窩窩,榆錢窩窩……
永遠都是母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