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薇薇和閨蜜吐槽,說自己的老公每天早出晚歸,連周末也要加班,每天陪孩子和她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三歲的孩子都快不認識她爹了!
閨蜜故作一臉鄙視地說:“滿足吧,你老公那么能賺錢,你就帶帶孩子,住著大房子,刷不爆的金卡,別再招惹我們羨慕嫉妒恨啦!”
薇薇認真地說:“如果可以,我寧愿住小房子,不刷金卡,我只要他多多陪伴我和孩子,不再每天缺席晚餐,陪我們散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一家三口有更多共處的時光。”說完是一臉惆悵。
原來,陪伴這看似簡單尋常的幸福,有些人卻望之而不得啊!
02
畢志堅是我爸爸曾經同病房的病友,今年43歲,他患白血病三年了,現已是晚期,一年幾乎三分之二時間都在醫院度過。他住院是沒人陪護的,父母年邁多病。妻子要上班、還要照顧老人孩子。
他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個讀初三,一個還是小學五年級。他妻子每天晚上一下班,先做好一家人的飯,然后騎車給老畢送飯到醫院,再急急忙忙回家吃飯,管兩個孩子作業、做家務。
老畢說,他以前是出租車司機,妻子在廠里上班工資不高,工作量還很大,本來小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也還溫馨,但是不幸降臨,他得病三年以來,把家底都掏空了。妻子不離不棄,艱難地撐起一個家。
如今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內心渴望渴望親情的溫暖,尤其是親人的陪伴,,可是這也是一種奢望。每天妻子晚上來送飯,他都拉著她的手久久不舍得放。
每個周末兩個兒子來送飯、探望,那是老畢最最幸福的時光了。他兩眼不眨望著心愛的兒子,怎么也看不夠。最近他開始咳血,而且已連續高燒一周,所有藥物治療都已經不管用。他明白陪伴兒子的時光已經要用分鐘倒計時了。
他說:“有你們一分鐘的陪伴,我就多了60秒的幸福。你們陪我這么久,我好幸福啊!”
孩子很懂事乖巧,不停地說著學校的趣事,逗著爸爸笑。而他笑著笑著就眼眶濕潤。不久,老畢就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親人。
時光很長,陪伴卻很短。
曾經你或許認為這是輕而易舉的事,因而錯過許多和家人共處的時光,以后或許再也沒有機會!
03
曾有人在網上發了大都市上班族一天時間分布表:一天24個小時,用途分別為睡覺8小時,吃飯2小時,穿衣洗漱1小時,上班10小時,來回路上1小時,上網娛樂1小時,剩余的時間僅為1小時。每天陪家人的時間有多少呢?
假設一個人一輩子活到85歲,一生只有31025天,那我們總共陪伴家人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如果親人問你:“晚上想吃什么?我給你做。”“加班?注意身體,早點回家啊。”
那一定是希望和你一起吃晚餐,希望你快點回家,一家人在一起。陪伴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平凡而又熱氣騰騰的生活之一。
愿意去花時間陪伴的人,也不是有大把時間朝暮的閑人,而是他們為了陪伴,愿意做出犧牲和改變。家庭需要經營,親情不能疏遠。下面這些生活小事可以試試:
1、與家人一起買菜、做飯,而不是看電視等著開飯。
2、與家人一起做家務、去超市購物,多陪家人散步、旅行。
3、如果家里有孩子,多陪孩子游戲、讀書,最好留出固定的“親子時間”。
4、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中,還要顧及另一半和其他家人。
5、與家人在一起時就專心地陪伴,不去想別的事情。
6、如果不與父母住在一起,要多回家看看,多打電話。
陪伴是最溫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