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1年,北巖勛爵創辦《勿忘我》(Forget-Me-Not)周報,專門針對那些接受過普及教育的女性,不僅繼續沿用了低價策略,還給報紙配了插圖。這種創舉在精英圈里激起了軒然大波。攝影術的普及更加激怒了精英群體,在他們看來,世界因此變得丑態百出、俗不可耐。
——這種憤怒的情緒,可以類比到當今社會的某種情緒。舉例如下:
你在上班,接到年老父母的電話,他們已被在小區內宣傳保健品的推銷員,帶到某風景名勝區,去聽某養生磚家講課去了……
此時,你恨透投機、貪利的各類傳銷組織、推銷員,同時對“恨鐵不成鋼”的父母……
……種種復雜情緒,與彼時精英圈的情緒有相似之處。
(當然,平民化是趨勢,騙術勢必短命。但在,反對者眼里,都是丑態,這一點是共通之處。)
2、今日思考:這是借用尼采的話,說南唐后主李煜的詞是“以血書者”。又因為尼采說“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似乎這種用血寫就的文學作品層次最高。這樣看來,《每日郵報》和《勿忘我》那種貨色,尤其是各種地方小報,該請出秦始皇來一把火燒掉才對。在一個健全的社會里,書籍要少,文盲要多。你會如何理解這樣的觀點呢?這就是今天留給你的思考題。
答:在一個健全的社會里,書籍要少,文盲要多。
啥意思?按照這個觀點,現代社會尤其是文明社會,是超級病態的?
顯然是別有用心的統治者或精英階層,為了方便“愚民”而提倡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