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朋友在微信里發了張在安徽的圖片,我說我要去,朋友說別來了花都謝了。我驚訝,春天要走了嗎?花兒都謝了?
哦,是梅花。
哦,梅花謝了,春就正式來了。
其實春天早就悄悄來了。前幾日,外甥女回老家帶了一袋子早園竹筍送給我。仔細地剝筍皮,切成長條,煮上一鍋水,燙掉澀味,配以豬肉紅燒,一鍋清香,滿嘴春天的氣息。筍是一天一價,春天的味道是越嚼越淡,終于,筍不再上市,才猛然驚醒,春已走了。
而薺菜,從臘月里就開始嫩嫩地上了市面,用它做餡,包一頓餃子,咬上一口,春天撲面而來。立春了,薺菜與香干剁碎加上香油拌好,卷幾個春卷,放油鍋里炸,入口酥脆清香,冰雪再也撐不住了,在薺菜香里雪融冰消,春姍姍而來。待到三月三,薺菜花開煮雞蛋,吃完綠盈盈的雞蛋,春天也就吃進肚里了。
江南之地,春天的味道真是多!家鄉的破絮窠團子,那可是春天里的又一道美味。詩經里記載著各種野外采摘的詩,彼采葛兮,彼采蕭兮,彼采艾兮,而我采的是佛耳草兮!
那些綠色的,背面白絨絨的佛耳草被家鄉人形象地叫成破絮窠。一朵朵地采集,洗干凈,放入石臼里加入糯米粉搗,等破絮窠與糯米粉親密無間,白色的粉變成了綠色的團,拿出來搓揉,紅糖為餡,放入蒸鍋蒸上十五分鐘,暗綠色的破絮窠團子出鍋了。那破絮窠特有的香味鉆入鼻中,捉一只趁熱咬上一口,春天就在口中了。
異香的馬蘭頭,嫩嫩的枸杞頭,還有奇香的菊花腦,這些都是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