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戶人家在四川,應該要從六十年代說起,因為這戶人家的主角出生六十年代中未期。她的父母都沒有上過學堂,屬于扁擔倒下不知道是一的那種,還別說大字不識一升了。
? ? ? 她己記不起她的親父,只記得母親和繼父的摸樣。她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帶著她到了繼父家里,一個大山深處的家。
? ? ? 在慢慢長大的時候,才漸漸知道自己是在繼父家里,他有親父還有一個哥哥。因為父母的吵架,外婆對父親很是不滿,逐讓母親帶著自己離開了那個有父親和哥哥的家。繼父好在本分實誠,帶著他們母女在山里生活。繼父的年歲大了母親很多,母親也沒有再有孩子,她們成了一家三口的山里人家。
? ? ? 她在今天也不能具體的知道,母親沒有送她去學校讀書,她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她依稀記得在大雪的冬天,別人家的孩子穿著厚厚的棉襖,哥哥姐姐們牽著弟弟妹妹去上學,走在窄窄的山路上,跌到雪窩里,滑到冰坡下,摔得鼻青臉腫稀里滑啦,有時淹到水塘里。每當這時候,母親把她抱在懷里微微顫抖,怕她像一只小鳥一樣飛走,離開了她。
? ? ? 母親總是能默默地給她準備一切,每年過年都有新衣花棉襖,家里缺米少糧也沒有讓她餓過。繼父也是一個實在人,雖說不是怎么特別地疼愛,也沒有虧待過自己,母親一直也在疼惜著她。
? ? ? 她在不知不覺中長大,慢慢地懂事了。看到別人家孩子們總是熱熱鬧鬧的,有的拆了舊屋蓋了新房,有的去了山外讀書或做工,她開始感到了冷寂與失落。家里的房子是那樣的低矮破舊,繼父更顯蒼老,母親也更加瘦小,伶丁單薄的身影整天都在忙碌著生活。
? ? ? 時間在一天一月一年中挪移,她也在孤寂的夜里想過,山外和更加遙遠的地方,是怎樣的生活。去外面回來的人,陸續帶著各種各樣新奇的消息和時尚的物品,又帶著更多的人離開。母親眼里總是有著不舍的別情不忍她離開,她也總是默默地忍著不說要去外面闖一闖生活的想法。后來,還是在一個實誠要好親戚的勸說下,帶著她到了廣東。
? ? ? 初到廣東,生活是那樣的濃烈,新鮮氣息撲面而來。她在手足無措中親戚帶她進了廠,替她填了入職表,生活也給了很多的照顧,也慢慢地適應了流水線的生活。
? ? ? 幾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在這幾年的時間里,她日夜輪班更替的節奏中茫然,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會怎樣的改變。她除了像機器一樣上班下班之外,缺乏了太多的東西沒法改變,她連寫自己的名字都不會。
? ? ? 在以后的那些年里,她經歷和承受的是別人無法理解的。沒有文化、不識字、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只能干些最苦、最累、最臟、最低工資的工作。轉廠離廠找廠,填入職簽名她都不能自己完成。她沒有選擇工作的條件,只有工作限制她的諸多情況,其中更多的是無奈和對自身的自卑和心酸,個中細節也無法細表。
? ? ? 后來,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男人闖入了她的生活。她像一個累極了、經歷長途跋涉疲倦的人一樣,需要一個依靠的地方暫避風雨,就這樣和那個男人在一起。這個男人比之她來說,會寫自己的名字,多認得幾個字而已,談不上是讀了幾年書的人。
? ? ? 她出來幾年也是很少回家,一是要花錢,路途遙遠回家更有不便,少不得要和別人在一起,買票轉車夠她一個人頭暈眼跳,不如她把能省下的錢盡量給母親治病。母親在她離家后身體越發不好,后來逐漸加重,在她第一個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
? ? ? 第一個孩子是女兒,第二個孩子是兒子,兒子出生不久繼父也遭病故。在人生最需要父母幫扶的幾年里,母親和繼父相繼病故,她不得不回家安排母親和繼父的后事。小時候伴她和母親一起生活多年的土房子,在繼父去世后也讓風雨浸塌。
? ? ? 在遠離家鄉的城市里漂浮孤零,她帶著兩個孩子靠老公養活。老公父母也是多年前亡故,家貧也無房屋。她想和別人一樣,帶著孩子回家生活,讓孩子讀書,但不論那里都沒有她們母子仨可以生活落腳的地方。
? ? ? 這里,我己無法再細述她生活的艱辛,不忍以后更多細節的艱難和辛酸。
? ? ? 現在,她仍像以前一樣到處找工作,什么零工、時工、手工都做。女兒嫁去了湖北,一個大她女兒十多歲的老男人娶了她。女兒只上到了三年級無人照看,只能帶著她到處做工才能養家糊口。兒子僅讀完了初中,只能在工廠里做工。她老公在老家只砌了兩間平房,她現在生活的全部就是希望年齡漸長的兒子,能早點找一個女朋友結婚成家。
…………………………………………
后語
? ? ? 我們總是覺得生活里得到的太少,不知還有很多人在生活線上掙扎。他們沒有父母的繼承,沒有文化,只有雙手勞動,才能為以生計。父母沒有什么給予他們的,他們也不能給予孩子應有的生活(上學讀書和應當接受的教育)。上一輩父母貧困,她們這一輩也是無依和孤苦,下一代孩子也是一無所有………。
? ? ? 這生活的艱辛,讓我們看到了什么?領悟了什么呢…………?
? ? ? ? ? ? ? ? ? ? ? 2022年12月15日.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