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讀書一小時,這是我最近決定要養(yǎng)成的習慣,今天已經(jīng)是第四天了。讀書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你迅速安靜下來,當然得是你能讀進去的時候。我喜歡讀小說、散文和非虛構作品,首先看文筆好不好,文筆若不對口味,稍微看個開頭就看不下去,我是不會硬著頭皮往下看,只為了看完故事的結尾。好筆觸的微妙和美妙,能讓我一直保持注意力和愉悅的心情,閱讀才會享受且有益。
讀書的好處多多,不言而喻。
首先是可以增加認知,開拓視野。懂一些生活中的經(jīng)濟學小常識,可以幫助你理財和投資;心理學幫你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能提高你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效率;還有歷史、社科、自然科學等都要有所涉獵,知識越全面,你的認知越不容易有偏見。
其次是能多思考,提高思維能力。生活中遇見的事,會讓你思考,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么豐富的閱歷,而讀書可以直接帶你快速進入思考,看不同作者提供的各種新鮮視角。
最重要的是讀書可以帶給你愉悅的體驗。劉瑜說過:“是一個人感受的豐富性,而不是發(fā)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決定他生活的質(zhì)地”,讀書恰恰可以豐富這種豐富性,特別是那些能從生活的邊邊角角和看似無意義的瞬間提煉出意義,準確描述出人生中欣喜、失落、無助、孤獨、悵然若失的片刻感受并引得共鳴的優(yōu)美文字,都能幫你去體會無情消逝的時光并獲得內(nèi)心的撫慰。
一心兩用,思維和看同時進行著,既為作者描述的相同心境而感到共鳴,心里又在琢磨(學)著如何敘述,像是在跟作者請教,文字的魔力在于其沾染上作者獨特個性的氣質(zhì)。
晚上看《步履不停》,開頭小良帶著由香里和淳史坐上返鄉(xiāng)的電車,卻讓我想起幾個月前去臺灣的旅行,倒不是想起途中的什么細節(jié)來,而是未曾記下多少點滴,回來后也沒寫任何游記,現(xiàn)在看來,想必是少讀書的緣故。
長時間不看書,興許會讓人喪失表達的能力和欲望。沒有輸入,也就不懂得該如何輸出,閱讀可以提供刺激和靈感,幫你找到敘述的節(jié)奏。
今晚還得到一個經(jīng)驗,就是當讀到興起時,你的思緒暫時離開書本,正是你獲得靈感的時候,就此停下去寫,不必等到讀完一章,因為靈感稍縱即逝,而你接下來的閱讀也只會流于表面,更像是在完成一個任務。
寫日記和寫信,其實是兩個很好的鍛煉表達能力的文本形式,一個是和自己的對話,一個是和他人的對話,現(xiàn)在都不寫了,雖說互聯(lián)即時,但言語碎片,完整表達情感的能力減弱,況且都無意愿。
現(xiàn)在讀書實在是方便,有很多不錯的電子書APP,比如微信讀書、網(wǎng)易蝸牛讀書,提出閱讀時長的概念,很有創(chuàng)新意義,當然我也同意目前紙質(zhì)書比電子書有更好的閱讀體驗,不過電子書確實方便,比如可以同時翻閱好多本書,都在一個手機屏幕上,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不占空間,省了搬家時的麻煩,跟紙質(zhì)書是很好的互補。
最后,給大家介紹一個培養(yǎng)好習慣的APP——種子習慣,每天堅持打卡,看著它生長成大樹,不知不覺好習慣養(yǎng)成了,同時還獲得不錯的成就感。
從今天開始,和我一起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吧,每天至少讀書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