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這部作品成書于2015年,是作者作為職業小說家向讀者講述個人的一些感悟和認識,他的許多觀點和認識對立志于成為作家和熱愛寫作的朋友有所幫助。
關于寫什么的問題
作者強調在確定寫什么前要盡量多讀書,和優秀的文章相遇也要和不優秀的文章相遇。趁著眼睛好,多的是空閑時間的時期,扎實打好底子。其次,比實際動手寫文章更優先要做的應該是養成對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現象,仔細觀察的習慣。盡量去思考,對事情的是非和價值,卻沒有必要快速下判斷。把事物的模樣當成素材,盡量以接近現狀的形式鮮活地留在腦子里。寫小說的最重要的寶藏就是具體細節的豐富收藏。再次,作者也談到,不是沒有想寫什么的創作欲望,卻沒有想寫什么的真實材料。當具有豐富的材料后,作者用“施加魔法”形容有機的組合材料。作者在組合材料時,首先是“不說明”這件事。取而代之的是把各種片段性的插曲或印象或光景或語言,紛紛往小說這個容器中丟進去。把那立體地組合起來。這就是88個鋼琴鍵,不同的人能彈出不同的音樂。最后,就是自由的即興演奏。作者的話說,沒有可寫的東西意味著自由地寫什么都可以。利用“輕量級”材料,懂得組合魔法,就能創作出無限多的故事。
作者強調要想作為職業作家,要不依賴素材之重,以自己周圍自然發生的事,日常眼睛所見到的光景,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人當素材,納入自己的庫存資料,驅使想象力,根據那些素材,編織出自己的故事。認為沒有可以寫小說必要材料的人也不要放棄,只要觀點稍微改變一下,想法轉換一下,材料其實就滾落在你身邊。如果你有志寫小說,請用心注意地環視周圍看看,世界看起來好像很無聊,其實卻充滿了許多有魅力的、謎樣的原石。所謂小說家就是擁有能看出原石的眼睛的一些人。
要讓什么樣的人物出場問題
英國小說家毛姆在一本小說中曾經寫過,被一個完全沒見過面的人以被當做小說的模特兒為由向他提告。村上先生說在他小說中出場的人物,多半是在故事發展中自然形成的,作者取笑為“自動小矮人”。作者說原型的確立,是無意識直覺性的作業。就是“不得不這樣”要不然就會出現不自然,不生動的人物。當然要描寫人必須先知道很多人才行,一是注意觀察,另一方面是讀其他作品。作者最愉快的事情之一是作者可以變成任何一個人。另外如果小說變成第三人稱,出場人物人數增加,他們分別得到名字,故事的可能性隨著就會膨脹起來。作者想說的是,小說家在創作小說的同時,自己的某部分也被小說創造了。其中作者一個比喻意味無窮,他說把自己的腳穿進各種不同尺寸,不是自己的鞋子里,借著那樣,或許可以綜合性地驗證現在在這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