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決策與電腦
許多人認為,電腦可以取代決策者,至少可以取代中層管理部門的決策者。但事實并非如此,電腦問世后,許多現場調節性的“決策”仍然需要由管理者承擔,并且電腦會使得今天許多只是“奉命行事”的被動的管理者也變為真正的管理者和決策者。
為什么電腦沒有取代決策者呢?
首先,電腦只是沒有生命力的工具,電腦和其他人類發明的工具一樣,只能夠做一項或者兩項工作,也有能力的限制。電腦的這種局限性,導致了管理者必須承擔起做真正決策的責任,將調節性決策提高到真正決策的水平上來。
其次,電腦是一種“邏輯的機器”,它只能夠根據程序做簡單和明顯的工作,但是人類是具有感官的,他們能夠根據現場的情況靈活反應,人不需要輸入任何程序便能夠記住許多事情。
因此,要使電腦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平穩運行,或對發生的事件作出預定的反應,則這類決策都必須是能夠提前安排的決策。在電腦問世后,決策不再只是高層中少數幾個人的事情了,而是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的事情。以前,決策是高度專業性的職能,只由極少數幾位責任分明的人物承擔,但在今天,新的社會機構和大規模的知識組織中,幾乎每一個單位都承擔著決策的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電腦雖然不能取代決策者,但是它能夠針對某一不確定性的未來事件告訴我們,按照我們預設的假定分析將得出什么結論;或者是分析某一既有的行動,告訴我們其背后所依據的是什么假定。其次,電腦對于決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如果電腦使用得當,能夠使管理者把原用于內部事務的許多時間勻出來,可以用在能夠產生成果的外部事物上。除此之外,電腦還能夠幫助改善決策上常犯的幾項錯誤,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誤將“例行事件”視為一連串的“偶發事件”,而電腦可以避免這一錯誤。
思考與實踐:
選擇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企業,根據你已知的信息和網絡資源,分析電腦的運用對企業的影響,列舉出電腦可以幫助企業做的事情,同時分析有哪些事項是電腦無法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