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傍晚發生的那件意外事故,雖然已經過去好幾天,但至今都還讓我心有余悸,除了不斷默念幸好幸好,剩下的唯有驚嚇和自責。
那天快到晚飯時間,我打開冰箱取東西時,糖包看到了冰箱里的藍莓想吃,我便拿出來準備洗洗,同時轉念想到他這兩天大便偏稀,就想著洗完給他熱熱再吃。于是我倒了小半碗早上燒的開水放在餐桌中間,以便藍莓洗干凈后放進去過一遍,孩子吃起來不至于太涼。
意外就在此發生……
我忽略了糖包早已可以麻利地攀爬椅子隨意拿取餐桌上的東西,剛轉身去洗藍莓就聽到他一聲尖叫。待我聽到聲音跑至跟前,孩子左腳的鞋子已經濕透,旁邊掉落著剛剛乘開水的碗。
第一反應就是抱著他的腳在水龍頭下沖涼水。冷得刺骨的水順著他的腳丫、我的手臂流下,而我的背上卻在不停冒汗,著急、驚慌、難過、自責……各種情緒一齊沖擊著我的神經,我毫無應對辦法,唯有祈禱傷不要太嚴重,傷不要太嚴重……
涼水沖了一段時間,孩子被凍得有點受不了開始哭鬧,我只好停下哄哄再接著沖水。之后除掉鞋子試探發現襪子跟皮膚沒有粘連,才慢慢脫下襪子,光腳丫又沖了會涼水,直到孩子大哭實在無法繼續才停下。然后還是很擔心他腳背的燙傷,遂拿出冰箱的冰塊冷敷(冰塊冷敷有風險,后文詳細說),有可能冰塊太過冰冷導致孩子不接受,草草敷幾下就放棄了。
我急于抱著他淋水導致下半截褲腳透濕,為了避免脫褲子蹭到燙傷的皮膚,外婆跟我一起果斷把褲子給剪了,再小心翼翼地換上干凈的褲子,套上外套就直奔醫院。
所幸傷得不算嚴重,腳背起了一個不算太大的水泡,醫生給敷藥包扎好,并囑咐了我們復診換藥時間和傷口的日常注意事項。回家后看著孩子被紗布纏得嚴嚴實實的腳丫,我心里除了懊悔還是懊悔,如果那碗開水再滾燙一點,或者開水灑在臉上脖子上,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我痛定思痛,覺得必須對這件事情引起重視。意外當然誰都不希望發生,但對于孩子的日常安全必須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同時事先做好正確的知識儲備方能從容應對萬一。
就診時醫生詳細詢問了我們受傷細節以及處理過程,基本肯定了我的處理方法。我對此也做了些整理,如果以后身邊有人不小心發生了燙傷,可以這樣處理:
1. 馬上給受傷區域降溫,大量的流水持續降溫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既能緩解燙傷的疼痛又能減輕皮膚損傷深度。沖洗過程應當控制好流水的力度不要過大,盡量保護好創面皮膚的完整性。(也可以用冰塊降溫,但要防止凍傷,并且堅硬的冰塊還有可能蹭破受傷區域的皮膚,如果用冰塊可以考慮隔一塊毛巾或者軟的棉布,并且控制使用時間。)
2. 除去受傷區域的衣物,為避免脫衣服時蹭破皮膚,應該當機立斷剪破衣服,盡可能不給創面造成二次傷害。
3. 不要給創面擅自使用藥水,比如很多偏方建議的牙膏、醬油、活絡油、辣椒水、酒精、醋、紅藥水、紫藥水等等。涂抹這些東西不但對燙傷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還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更嚴重的是有顏色的外涂物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診斷。
4. 急救之后盡快去醫院進一步就診。
5. 傷口敷藥包扎后不能沾水要保持干燥,如果之后傷口滲液嚴重要及時就醫。
6. 待傷情穩定后,創面鼓起的水泡需要刺破再重新敷藥,如家中無法保證專業并且衛生的操作就應該去醫院復診換藥。
說心里話,我自認平時帶娃已經是比較注意安全事宜的,可還是出了如此危險的事故,孩子的日常安全真的是絲毫不能大意,稍不注意或神經一放松就有可能釀出大危險!
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數字,兒童意外受傷地點有52%發生在家中。家居然成了孩子意外受傷發生概率最大的地方,所占比例之大更是令人震驚。在家中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孩子受傷害,提供一個安全的家居環境真的非常重要。
我無意中在香港衛生署官網發現了一個安全家居環境的checklist,于是給原文粘貼過來,這份清單可以幫我們在家中對照自檢一遍。(個別詞句也許是粵語直譯過來的,跟我們日常用語不一樣,比如“梳化”是指“沙發”,但完全不影響閱讀)
你的寶寶安全嗎?
你有沒有曾經讓孩子獨留在家或只有較年長的孩子看顧?有/否-否
家中有沒有安全藥箱?有/否- 有
你有沒有急救常識?有/否-有
睡房:
(問題1-9條于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尤其重要)
你是否讓嬰兒仰睡,雙手放在被子外?有/否/不適用-有
你有否把嬰兒放在被子、枕頭、羊毛皮、豆袋椅或軟墊等物件上睡覺?有/否/不適用-否
你有否把軟綿綿的物件和寬松的被單放在嬰兒睡覺的地方?有/否/不適用-否
你是否把嬰兒放在他自己的嬰兒床睡覺?有/否/不適用-有
若與嬰兒同床睡,你是否讓嬰兒有自己獨立的被子?有/否/不適用-有
若與嬰兒同床睡,同睡者有否吸煙、飲酒、服藥或是十分疲倦?有/否/不適用-否
你有否與嬰兒同睡于梳化上?有/否/不適用-否
嬰兒睡眠時的衣服是否輕巧?有/否/不適用-有
嬰兒睡覺的地方是否空氣流通及溫度舒適?有/否/不適用-有
嬰兒床欄與欄之間的闊度是否少于6公分 (2.5吋)?有/否/不適用-有
嬰兒床墊褥的尺碼是否切合床板面積大小?有/否/不適用-有
床欄高度是否低于孩子身高的四分之三?有/否/不適用-否
有沒有曾經把嬰兒獨自留在沒有欄柵的床或梳化上(即使只是片刻)?有/否/不適用-否
床上有沒有懸空的繩子,包括窗簾繩?有/否/不適用-否
雙層床有沒有穩固的梯子?有/否/不適用-有
雙層床與墻之間有沒有任何空隙?有/否/不適用-否
客廳:
嬰兒坐在手推車或高腳椅子時,有否系上扣帶及把活動輪鎖牢?有/否/不適用-有
有尖角的家具有沒有用防撞塑料套保護?有/否/不適用-有
折迭的家具,例如折椅、折枱等,有否妥善放好和上好安全鎖?有/否/不適用-有
墻上的電插座面板,有否用保護蓋蓋好?有/否/不適用-有
常開的門戶有否用楔門膠或磁石來固定?有/否/不適用-有
家具雜物有否「層層迭」式地擺放,以致孩童可由地面攀爬至高處?有/否/不適用-否
窗子有否安裝防護網,并鎖好(如是活動式)?有/否/不適用-有
窗簾繩有沒有妥善放好,避免兒童接觸到?有/否/不適用-有
有沒有易碎的玻璃桌面或玻璃門?有/否/不適用-否
有否把火柴或打火機等生火器妥善收藏好?有/否/不適用-有
廚房:
有沒有背著嬰兒在廚房內活動?有/否/不適用-否
有否把利器(刀子、開罐器等)放置于小孩不能觸及的地方?有/否/不適用-有
有沒有放置藥物于小孩能接觸到的地方?有/否/不適用-否
有否把電水壺和熱水瓶等放置于小孩不能接觸到的地方?有/否/不適用-有
廚房門口有沒有設置圍欄,防止幼兒(特別是三歲以下)進入?有/否/不適用-有
廚具的手柄有沒有向煮食爐的內方放?有/否/不適用-有
有沒有利用飲品瓶盛載清潔劑或其他化學用品?有/否/不適用-否
有否把清潔劑擺放于小孩不能觸及的地方,或上鎖的柜子里面?有/否/不適用-有
浴室及洗手間:
替嬰兒沐浴時,有否使用塑料浴盆?有/否/不適用-有
曾否讓兒童獨自留在浴盆內(即使只是片刻,例如接聽電話)?有/否/不適用-否
預備替兒童洗澡時,有否先放冷水、后放熱水,然后用手肘試水溫?有/否/不適用-有
有否放置防滑的塑料墊在浴缸內?有/否/不適用-有
有否常常保持浴室地面干爽?有/否/不適用-有
有否常常關上浴室的門,防止幼兒自己進出?有/否/不適用-有
有否將盛著水的器皿(臉盆、水桶等)隨處擺放?有/否/不適用-否
如果自檢答案與上邊問卷中標示的紅色字體一致,則表示家居環境比較安全。
如果自檢答案是“不適用”,也需要留意該情況將來會否發生。
如果自檢答案與上面任何一條不同,都要及時作出相應改善,安全的環境才能防范于未然。
希望意外傷害永遠不要發生在孩子身上,至少在我們人為可控的范圍內盡量做好防范措施。無論什么時候,孩子安全健康地長大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用心一二(yongxiny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