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かごめ
かごめ
かごの中の鳥は
いついつ出やる
夜明けのばんに
鶴と亀が滑った
后ろの正面誰?
竹籠眼,竹籠眼
籠子中的鳥兒喲
什么時候才能跑出來?
就在那黎明前的夜晚
鶴與龜滑倒了
背后面對你的是誰?
——《籠目歌》是日本流傳的一首古老童謠,又被稱為《かごめかごめ》或者《籠中鳥》。這個童謠是在玩一個游戲唱的,作鬼的小孩在中間蹲著蒙眼睛,一堆小孩圍著鬼唱這首童謠,唱完的時候,若是作鬼的小孩猜出正背后誰面對他,就換他當鬼。「鶴と亀が滑った」,兩個長壽的象征滑倒,意味著死亡。換句話說,這童謠的最后一句有個含意“在那時刻背后面對鬼的,就要代替籠中的鳥兒當替死鬼”。
序章
即使是多年過去之后的現在,面朝天頂孤窗竭力去仰望夕陽下的蒼穹,我依然會感到困惑與戰栗。囚室唯一打開的窗柵間的細小裂縫,好似傍晚的天幕硬生生撕開的一道傷口汩汩泣血。夕陽周遭的云彩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橙紫色,像是某種皮膚病患者身上帶狀的斑紋。
和那一天一樣的景色......
我愣愣地發了一會呆,數年前我還是一個開朗向上的人,對世界,對未來充滿向往與憧憬,那時的我又怎么會想到如今這一天,余下的囚籠里的生命對我來說不過是日復一日的浪費煎熬,不過是日復一日的夢魘窒息,我已經沒有未來。
我沒有了未來,只剩下瘋狂而絕望的回憶。
可曾后悔過嗎?我不知道。事到如今我也依舊難以辨明內心的復雜感情,是恐懼?是茫然?還是荒唐?還是心存僥幸?心存感恩?......我不知道。
眼前仿佛再次浮現起當年的少女凝重肅穆的面容,海藍長發在白皙得近乎透明的側臉部分打下深重的陰影,琥珀色的瞳仁里偶爾閃過不為人知的焦慮與惴惴不安。
“你快逃走吧。”
逃走?逃哪里去?能逃得過嗎?我再次陷入迷惘。
“吱嘎——”囚室外面忽然傳來一聲尖銳的鳴叫,耳膜被震得發疼,疼痛的末端還捎著一絲難以忍耐的癢,我條件反射地捂緊耳朵。
沒用......那個聲音像是要鉆進耳道刺入腦髓般......我難受地、神經質般地抓撓著,撕扯著......直到鮮血順著耳道緩緩流下來,細如紅絲,滴落在桌前的白紙上。
是的,從那一日起,我就再也不能聽見和那個字相關的任何事情,包括它的叫聲。
那個字,那個字......
“你快逃走吧。”少女的聲音再次響起,溫和而悲哀,像是清澈凌冽的泉水緩緩淌過我血肉模糊的耳朵。
我強撐著握起筆,死死盯著眼前被我揉得皺巴巴的,還暈著絲絲血紅的稿紙。
“海未......”
不管怎么樣,即使是再次重復一遍當初那種避無可避的恐怖焦灼感,以及最后之后無法言明的絕望,我還是決定將過去的她完整地記下來。
署:高坂穗乃果
其一·箭去如離弦
【高坂穗乃果】
七年前,也是這樣一個暮冬初春的時節,彼時的我大學畢業,剛剛入職一年,正處于滿腔熱情希望闖蕩游歷一番的年紀,然而卻被會社職員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折磨得疲憊不堪。于是我不顧家庭反對,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帶著一年的積蓄準備到處走走看看。
現在想來,也許說是做出了一生之中最為錯誤的決定也不為過吧?如果重來一次......
如果重來一次......
我的思緒頓在此處,如果重來一次,恐怕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我越來越相信,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禍福、貧富貴賤,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無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在人類的歷史上,跟命運有關的信仰、傳說和神話俯拾即是,宿命論一般的在劫難逃,沒有任何一個傳說中的英雄能躲過,更何況是深陷歷史微塵中渺小弱微的我。
彼時的我當然不會想這么多,沉迷于日本各地的民俗文化和特色飲食中無法自拔,四處游歷帶來的充實感與新奇感占滿我所有的心思,那一年正是三月三日,我湊巧趕上園田家的雛祭參禮,對那個幾乎算是與世隔絕的海中孤村的記憶從此開始。
現在想來,陰差陽錯來到鵺島也許正是宿命的安排,我的目的地本來是西北方向的沖繩群島,所搭乘的船只不幸遭遇海難。我和同行的一些人搭載救生船,漂流了一天一夜才到了這里。
終于著陸的欣喜感卻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我們很快發現,這個孤島上四處彌漫著的不尋常氣氛。
海嘯的余威尚未完全退卻,天空積壓著巨大的黑色云塊,像是腐敗的棉絮,本應該湛藍透明的海水此刻卻像是攪進了漆黑的墨汁,暗潮洶涌間仿佛潛著不知名的黝黑海洋生物般令人生畏。這座島嶼孤零零地嵌在這里,放眼望去,高聳的涯壁之后似乎還有山脈綿延隱去,就像是山脊被硬生生從中間斷開,拋在深海之上。岸邊過去似乎是有一個破舊的港灣,應該是年代久遠又無人修葺的緣故,浮木腐朽殆盡,僅剩的石臺被海水侵蝕得千瘡百孔,吸附著密密麻麻的藤壺,層層疊疊,團團簇簇,看得人心里發毛。這個姑且可以稱之為“港灣”的地方立著一塊同樣古舊破敗的石碑,上面依稀刻著“鵺”這個字。
“鵺?這個島好像比看起來要大得多啊,你們有人知道來歷么?”我半是自言自語,半是詢問著同行的旅客。
半晌無人應答。
我嘆口氣,沒有人知道的話就麻煩了,現在該怎么辦呢?
正當我低頭苦思的時候——
“不管怎樣,這里看起來并不是荒無人煙的樣子,我們先歇息一下,然后往里面走走看看有沒有當地的住民吧。”
抬起頭,說話的人是一個少女,利落的齊肩棕發,額前碎碎的劉海被海風吹得有些凌亂濕潤,看起來有些狼狽,卻絲毫掩不住深碧的眼瞳透著的堅毅之光。這個少女,海難之前在船上似乎偶有照面。
“嗯。”我點點頭表示贊同。
似乎沒有人知道這里是什么地方,應該是我們的救生船被沖到了十分偏遠的海域上來了,也許已經出了日本國境也說不定。
但是不管怎樣,好歹登陸了,這里看起來應該也不是渺無人煙的地方,只要有人就得救了。
正想著,就看到那邊隱約走來幾個人,打扮像是附近的漁民,我開心極了,朝他們招手,大聲呼喊起來。
奇怪的事情就是從這里開始發生的,我們一行人雖然遭遇海難,外貌狼狽不堪,但怎么說也都勉強能算是穿戴整齊吧?應該還不算奇怪吧?我低頭看了看自己濕透的外套,怎么想也應該是普通的正常的游客打扮啊。然而,那群漁民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如果是通常情況下的小村里的排外心理,對我們好奇指指點點甚至是偏激地把我們轟走。都算是正常范圍內吧?可是那群漁民既沒有上前來詢問我們,也沒有要趕我們走的意思,而是一種詭異的徹底的無視,仿佛看不見我們似的。
我還揮在半空中的手僵硬而尷尬地停住,這是怎么回事?
眼看著他們就要漠然地離開岸邊往孤島中的深山走去,身旁的棕發少女反應過來,三步并作兩步地追趕上去。
我也追了過去,一方面是想弄清楚這里的情況,一方面是想找到這里的領頭人,比如說村長或者什么人,向他求救,發出救援信號后日本政府就會立馬確定遭遇海難的我們的定位。
跑得近了就會發現,他們并不是看不見,而是假裝無視。雖然沒有一個人的視線是看向我們這邊的,東張西望的有,佯裝和身邊的人聊天的也有,但是隨著我的靠近,赫然發現他們其實無一例外都在偷看著我,那種深度打量卻又不想被發現的鬼鬼祟祟的視線,乍一對上眼令我如芒在背。
我竭盡全力無視掉那種探尋般的眼神。
只聽得跑在我之前那個棕發少女略顯遲疑卻不失禮貌的聲音,“抱歉......請問這里是?”
少女甫一開口,氣氛就陷入了詭異的沉默,剛才還窸窸窣窣時有傳來的對面的私語聲戛然而止,也許是長期在海水海風中泡著的關系,對方人的臉都透著一股病態的水腫般的透明感。
正當我以為我們不會得到回應的時候,一個稍顯年輕一點的男人用帶著奇怪口音的日語回答了我。
“這里是鵺島,前面是喙村。”他的聲音也透著一股奇怪的腫脹感,像是喉嚨被塞了什么海洋棘皮動物似的。
鵺?果然就是剛剛刻在那里的字么?喙?好奇怪的名字。
我微一思索,覺得不該對別人的故鄉地名感到質疑,這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請問......哪里可以打電話或者發電報什么的?我們是遇到海難的游客,現在只能求助于各位了。”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即使是網絡普遍的當今,這里好像也不會有比電話電報更加現代化一點的設備......的樣子......
對方搖了搖頭,似乎聽不太懂我在說什么似的。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和外界聯系么?”我誠懇地問道。
男子低頭沉吟,黑色的頭發被潮潤海風沾濕而發黏地貼在額頭上,襯著蒼白而微顯腫脹的面部皮膚,像是蠕動的軟體爬蟲般令人不適。
我再一次被自己心里的失禮想法給懊惱到,怎么能以貌取人?
可心里隱隱約約有個聲音告訴我,并不是外表的緣故,是感覺......現在這個年代還存在著如此落后的古老海村嗎,村民的舉止也總是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詭異感,是我在海里漂流太久導致有些過度敏感了么?
不管怎樣,得趕緊問出辦法來,趁早離開這里吧......
“我不知道,但也許你可以去問問族長。”男子腫脹發黏的聲音悶在喉嚨里。
“喔,謝謝。”
族長啊......不敢想象是什么樣子的人......
“那你們能帶我們過去嗎?”身旁的少女急切地發聲。
剛剛那寂死般的詭異沉默再度降臨,甚至比壓在頭頂的黑色云塊還要沉重,不僅僅是氣氛,就連對方的身軀也都瞬間陷入僵硬。
好奇怪......不是他自己說的可以問問族長么?為什么再聽到我們自然而然接下來的問句后又表現得如此不情愿......甚至有些憎惡?不,不對,不是憎惡,是恐懼?
......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莫名的不安感讓我后背發麻,被海水浸潤的衣服黏膩在我的后背,濕熱而不適。然而比起這個,眼前的所遇人事更加讓我不舒服。
“你們在這里干什么?”不遠處忽然傳來一個穩重近乎嚴苛的聲音,口音古樸,卻十分清越標準。
我抬頭望過去,來人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穿著藏青色和式便服的男人,雖然是便服,領口的折紋卻一絲不茍,和他的話語一樣生硬規整。
總算不是剛剛那種章魚粘液般的奇怪聲音了,我暗自想,這回也顧不上在內心自責。
“請問您就是這里的族長么?請幫幫忙。”
來人的視線冰冰冷冷地投了過來,洞察般地打量著我。如果說剛剛那群漁民的視線是窺視,他的視線則是剝皮徹骨般地監察,帶著露骨的懷疑與不信任。
我一時不知道如何繼續與他對話,下意識地望向身旁的女孩,之前我們并不認識,但是由于共同的遭遇,已經產生了少許微妙的親切感。
棕發少女上前一步,向他解釋我們來到這里的前因后果。
聞罷他微微皺眉,但是總算啟齒。
“我帶你們去見族長。”
他的聲音清脆如同銀白色的霉菌花。
其二·不見飛蛾事
【高坂穗乃果】
直到真正踏入島嶼深處的山林中,我才感覺到剛才的詭異氣氛實在不算什么。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完全隔絕塵世的幽密世界,四處都是不知名的參天巨木,仿佛從時間的起端就立在此處似的,樹皮灰白如骨,葉片顏色透出一種詭異的鮮紅,宛如巨大的傷痕累累的染血手掌。即使是尚未白天的現在(我并不清楚具體的時間,但應該是午后三四點的樣子吧?),光線也被層層疊疊的鮮紅樹葉完全隔絕,越往深處,越是一片隱約暈著血色的茫茫黑暗。
這......這是什么樹,為什么會這么黑啊......
類似像爛泥一樣不知名的黑恐懼正朝著自己撲過來,我不由地停下了腳步,這才發現同行的數人不知從何時起也陷入了徹底的沉默中,甚至之前那名表現十分鎮定的少女也......
領路的男人察覺到我們的異樣,緩緩轉過身來,清越的聲音禮貌而疏離。
“請不要害怕,我們現在要前往位于南北向中心地帶的喙村,這座山就是鵺山,東西向分別是東喙嶺,西喙嶺,南向則是南鵺山,與村界接壤,北方是唯一的進口,也就是我們來的方向。”
他一邊說,一邊從懷袖中掏出一枚小巧的燈籠,引燃之。
豆大的橙黃的燭光幽幽顫了起來,以光源為中心一米開外的半徑內總算勉強可以看得清楚,然而卻并沒有減緩四周的寂黑恐怖。幽微的光芒模模糊糊懸浮在黑暗里,將這股黑暗一點一點撕裂,只不過,本來應該是帶來光明的燭光,在這樣的環境下似乎又有不同的定位——竟然像是隸屬于黑暗中的一員般——像是不知誰的冰冷眼睛凝望著。而男人身旁的奇怪樹干上似乎還往外滲著血紅的樹汁,干涸在龜裂的樹皮深陷處,隱隱透著腐爛的氣息。
而之前與我們同行的那幾個舉止極其不自然的村民,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不見。
是剛剛已經離開了嗎?他們是當地的居民,對這里的地形很熟悉,也許有事忽然離開了也說不定吧?
我盡量理智地做出判斷。
“請繼續跟我走吧,客人。”男人清脆而肅穆得近乎呆板的聲音再次響起,在這深重的漆黑墨色里顯得十分突兀。
我定了定神,繼續向前走去,不管怎樣,有人的地方總比在海上漂流不知所歸要好。
應該只是當地的民俗使然,畢竟這一年走了這么多地方,民俗風貌全然不同這一點我不是早就清楚了嗎?
在大學進修的時候我也讀過不少民俗類的著作,例如《塵添鹽囊抄》,《利根川圖志》等等。在會社做文職工作的一年里,也接觸到了來自各地不同文化的遺留物,尤其是傳說、童話、諺語、迷信以及意識、習俗等。只是這座海島里的孤村似乎閉塞已久,不與外界來往的樣子,所以相應地,民俗風情應該停留在很遠以前吧?甚至可能是戰前的昭和年代也說不定。
或許更久......?
總之......先去當地的族長家,尋覓什么好時機更加了解一下這里,才能作出判斷。
也許可以先問問這個領路的男人,只是怎樣才能禮貌而不突兀地詢問當地的情況呢?
男人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似的,忽然開口道:“鵺山名為山,其實卻是一座巨大的丘陵,呈四周包囊狀,喙就在鵺山的正中心丘陵谷底中。”
我聞他主動開口,趕緊抓住機會接下話茬。
“從剛剛起就一直想問了,鵺山,還有喙,好像都和鳥兒有關呢?”
“是啊,”男人的聲音忽然變得畢恭畢敬起來,嗓音有些顫,“因為守護這里的正是鵺神大人。”
“鵺神大人?”
“是呢,說起來也是鵺神大人的安排,如果從天空中俯瞰,就會發現整個鵺山東西南北的走向,正是鳥兒舒展開翅膀的模樣。”
“原來如此。”
所以鵺是當地的信仰神,應該是某種以鳥類為原型的神偶。
正思考間,忽然一陣巨大的怪響從頭頂上方尖鳴著掠過,我條件反射地捂住耳朵。
那、那是什么?
視線被頭頂厚重的血紅掌葉阻隔,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頭頂盤旋,不明生物帶起的勁風將四周的枯木枝葉刮得嘩啦作響。
聲音刺耳像是尖銳的刀片擦刮過光滑的玻璃鏡面似的,胸腹涌起一陣惡心感,我有些眩暈。
同行的旅伴無一例外地蹲在地上捂住耳朵,只聽得哐當一聲,領路的男人手中的燈籠滾落在地上,燭火顫了顫,不滅反而燃燒更甚。
男人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喃喃地念著不知道是什么的語言,蒼白的指節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有些嶙峋。
而盤旋頭頂的那個怪叫聲倏忽遠去,即使是余音,也帶起我陣陣耳鳴,難受極了。
“剛剛那個便是鵺神大人的使者。”男人的聲音再沒有了之前的穩重,反而染上一層狂熱而虔誠的迷信。
使者......是什么不知名的鳥類么?是什么鳥?
我竭盡搜刮自己貧瘠的生物學知識儲備量,沒有印象,然而光是想想能發出那種巨大而刺耳的聲音的生物,必然不可能是什么小巧可人的夜鶯,或者婉轉啼鳴的百靈鳥。
莫名的不安感如同爬蟲般侵蝕進心扉,我強制性地打斷思緒。
從開始就一直保持沉默的同行旅人此刻也騷動起來,似乎都想趕緊離開這片處處透著不尋常氣息的森林。
拾起剛才滾落在地的燈籠,我遞還給領路的男人。
他接過燈籠,面容再次回復剛才的平和沉著。
“真是失禮了,各位還請繼續跟我走吧。”
一路無言,我們走了很久,燈籠里的蠟燭換了好幾次,手機與鐘表類的東西早就在海難中遺落,估摸著時間,怕是早已過了黃昏。
陸續有人低聲抱怨,即使心里反復提示自己要冷靜,我也逐漸不安起來。
這條路,真的有盡頭么?
正這樣想著,前方遠處盡頭似乎已經看得到些微的亮光,誒?終于快到了么?我打起精神向前望去,好像是淡淡的燭火的暖黃之光。
“快到了,前面便是喙的入口。”男人的聲線仿佛敲打著玻璃塊。
終于到了......喙的入口......雖然明明知道“喙”是村莊的名字,但這種說法隱隱令我覺得不安。
喙的入口......還有那奇詭的燭火之光......
渺遠的地方隱隱約約傳來吟唱聲,好像是前方哪家的姑娘在吟著和歌?因了鵺山獨特的地形,嗓音清透悠揚,回聲反反復復,我集中注意力傾聽著。
“不見飛蛾事......徒然夜撲燈......此身迷惑甚......戀意枉加增......”
“喂。”耳畔忽然傳來聲音,我雙肩一顫,差點被驚到。
聲音的主人拉住我的手臂,穩了穩我的身體,是之前那個棕發的少女。
“怎、怎么?”開口之間聲音難免顫抖起來,周遭氣氛實在太過詭異,怪鳥的長唳給耳膜帶來的陣陣刺痛尚未完全退卻......
“小心一點,別信那個男人,這里實在太詭異了。”
“嗯......我知道。”我點點頭,回過身正好望進少女的深碧雙眸中。
共同淪落至此,她也是僅剩的為數不多的同伴之一了。
“謝謝,”我沖她微笑,“我叫穗乃果,高坂穗乃果。”
少女眨眨眼,鼓勵似的拍拍我的肩膀。
“綺羅翼。”
其三·露在青萩上
【高坂穗乃果】
“這里就是?”我們立在這座干闌式的古樸住宅前。
從對開的格子門望過去的話可以看見一座神堂,正面就是祭壇,似乎還有類似供養塔一類的建筑。
之前思考過,從這座村莊的閉塞度來看,極有可能當地的民俗還停留在戰前甚至更久的時候,現在完全證實了我的想法。一眼望過去,根本沒法一下子辨明建筑所處的風格年代,隱在幽碧蒼松下的曲面屋頂,飛檐翼角,還有依稀可見的鴟吻、扉扇,盡皆流露出悠長渺遠的古韻來。
“這里便是族長府邸了。”領路的男人神情肅穆,語氣飽含敬意,“居于鵺山正中心谷底的園田家。”
我點點頭,但即使是提前了解到這里與現代化的京都全然不同,也依舊還是感到好奇,還有......從踏入此地時就沒有消失過的莫名不安感。
從男人對當地首領的尊敬程度上來看,這里恐怕還保留著封建大名制度,領土主與佃戶階級區分似乎十分明顯。
“從建筑格局上看,似乎歷史十分悠久呢。”
“本家的歷史可以上溯到鐮倉幕府時期,”他話里帶著難以忽視的虔誠,“世世代代皆為武士。”
“本家?”
“是啊,沒有及時自我介紹真是太失禮,在下是園田家的家臣。”
原來是家臣么?
“本家祖上移業在此,說來也是鵺神大人冥冥之中的安排吧?被選為神明的傳承者,一直以來都是莫大的殊榮,將軍也是這么覺得的。”
“將軍?”從他話里的語氣來看,這個將軍應該就是前面提到過的族長,既然是祖上是幕府時代的武士世家,由于某種原因遷移到了這里......稱為將軍也是理所當然的。
幕府時代......武家政治于我的概念僅僅停留在歷史讀物里,我并不太了解,但是難道這幾百多年間,這里竟然完全沒有和外界有所來往么?這怎么可能?如今的日本難道尚留存著外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孤地?
但是回想起來,從男人的裝束,說話的古樸口音,包括之前由于氣氛太過詭異而沒有刻意留心的漁民的表現來看......
不管怎樣,這實在太過于蹊蹺了。
“是,現在這個時間,將軍應該才從神堂回來,雛祭日臨近,一直在與東守,西守,南守三家商議鵺神大人參禮一事,不分晝夜,十分辛苦......啊,客人還是請先隨我來吧。”
與世隔絕的孤島,不知名的神靈參拜信仰,幕府時代的遺支,這些陌生的概念一個一個堆在腦海里,我有些消化不過來。
不管怎樣,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還是先見過這位將軍后,再做打算。
跟著他緩步進入府邸大門,前廳正對的枯山水在咫尺之地間也畫出了千傾萬壑的氣勢,大氣而凌厲,果然是武士世家的風格么?而我并沒有看錯,前方正是一座祭壇。
“請走這邊。”
之前在書里看過,鐮倉時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慮,平面形式和內部分隔都很復雜,布局和外觀富有變化。僅僅是寥寥幾步而已,我已經察覺到這座看似簡潔大方的住宅內部結構實在是暗藏玄機,如果沒有人指引的話,恐怕很快就會迷失。順著他的指引,我們越過祭壇右邊的一扇拉門,然后是一條長長的走廊,由木板密密鋪就。走廊盡頭是一間茶室般的建筑,也有一扇拉門,門內是朝不同方向延伸出去的短走廊,盡處皆有六折屏風擋住視野,屏風上書寫著年代久遠的詩歌,筆法蒼勁有力,透著歷史的滄桑感,卻又不失秀美雋永,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這些都是將軍親自書寫、布置的。”那仆人道,“客人先請在這里稍等,我這就去稟示將軍。”
將軍......有點好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至少直到現在,比起那些舉止詭異,面部腫白的村民,抑或是眼前這位雖然禮貌然而總覺得哪里有點奇怪(尤其是提到鵺神大人時流露出的那種狂熱迷信)的仆人,我更加希望見到更多其他不同的人。
稍微想想應該是一個很嚴肅的老人?或者說中年的大叔一類的?能寫出這樣的字,又是武士,還是當地的首領人物,應該是一個比較可靠的人吧?
正這樣想著的時候,右側門扉便被拉開,然后傳來那仆人畢恭畢敬的聲音。
“原來您已經回宅邸了,客人們在這邊。”
我應聲抬起頭往門外望去。
月照青萩,燭火通明,樓閣毗連,梁棟生輝,映襯著靜室一角的篆香銅獸緩緩升起的裊裊輕煙,對方安詳款步而來,腰間佩劍的穗子隨著步伐淙淙作響。
“久等了。”聲音如同她的眸子一般凌冽料峭。
竟然是一個少女。
其四·涼月沉碧海
【高坂穗乃果】
族長府邸,或者說是將軍府邸的外圍植滿了常青的高大喬木,褐色的枝干簡潔而凌厲,在清晨的明媚春光里耀眼閃爍的五葉松枝葉透著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芬芳。經歷了一天一夜的海上漂流,著陸后又遇到接二連三的怪人怪事,但好歹奔波了這么久終于睡到一個心滿意足的覺,醒來的晨光又如此動人,一向最為知足的我心情甚佳。
“你就是高坂穗乃果?”正當我陶醉在清新的空氣中舒展肢體,想著什么時候去叫上那個叫綺羅翼的少女,好一起去拜訪那位神神秘秘的將軍時,一個清脆調皮的少女聲音忽然在身后響起。
我轉過頭去,忽然逼近眼前的臉差點把我唬得后退一步。
來人的臉上覆著一層厚厚的雪白的絨毛,長而硬的胡須亂亂地散開,尖銳的牙齒閃著寒光,而幽碧的雙瞳仿佛能洞穿一切般,慘淡而冷酷地注視著我。
......貓?還是人......?
我定定神,仔細一看,那雙毛茸茸的耳朵下隱隱約約掩著細細的系帶,這才發現那原來是一個十分精巧的山貓面具。
“......請問你是?”我有些糊涂了。
“家里好久沒有來客人了,你陪凜玩躲貓貓好不好?”說著,戴著面具的少女伸出手,朝我臉上撓了過來——她的雙手也戴著同樣的貓爪手套,并且指尖的利爪似乎不是假的。
我下意識地往后閃避,不料卻撞進了另外一個人的懷里。
“抱歉!”我連忙回過頭去。
如果剛剛只是被山貓面具驚到,這次我是真的被嚇到了——
對方滿臉皺紋埋在厚厚的白粉里,活像一幅描在泡泡紗上的肖像畫,厚重的眼袋掛在黯淡無光的眼球下面,透著深深的陰翳。
“......抱歉.......”我迅速調整過來,穩了穩腳步。
面前的老者的樣貌實在有點嚇人,如果是在晚上遇到,我恐怕會嚇得當場落荒而逃吧。
幸好是在白天......不然就太失禮了......
老者明顯察覺到我略顯尷尬的反應,皺巴巴的鼻腔發出一聲輕蔑的哼。
“將軍正在茶室等你。”
“噢噢......謝謝!”我心存慚愧,有些不好意思地鞠了一躬。
清晨時分從客房起床便和大家商量著找時間拜訪一下族長,討論下求救的事宜。
“哦?各位是想求見將軍么?煩請寫一封求見帖。”前來招待的侍仆如此說。
果然是傳統的世家啊......規矩好多......
我以為可能要等好長一段時間,這位族長才會抽出空閑時間來見我們,沒想到這么快。
看來這一次還算運氣好。
“請跟我來吧。”那名臉撲白粉容顏奇特的老仆生硬地說道。
“等下!她現在要陪我玩呀喵!”那位奇怪的少女攔了上來。
老者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客人現在要先去見將軍.....”
一聽到“將軍”的稱呼,少女忽然開心得手舞足蹈起來,“好啊,那就叫上小海一起玩啊喵~”
小海......?
“凜小姐快別說笑了,您看您弄這一身灰,將軍若是見了,又該責罰您了。”一直以來一臉嚴肅的老仆此時也無措起來。
“不要,我就要去。”被稱作“凜”的少女語氣也認真了起來,隨手脫下了貓爪手套,扔在地上,尖銳的爪子碰到光滑冷硬的地面時發出叮叮撞擊聲,我不禁后怕起來,好險,剛剛差點被爪子抓到。
“我不管,我就要和小海一起玩!”凜繼續不管不顧地吵鬧著,緊接著拉下了一直戴著的白貓面具露出真容來。
面前的少女有著一頭微微有些凌亂的短發與天真中透著一絲執著的淡金眸子,精致的眉頭深深蹙起,似乎是十分不悅。
“好好好,帶你去。”看著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老仆終于妥協,“客人與凜小姐都請跟我走吧。”
凜開心得幾乎要蹦跶起來,我也趕緊跟了上去。
幽寂的茶室里,薄薄的日光通過木格紙窗映照在新抹清漆的、傷痕累累的舊桌面上,園田海未身著竹青色的常服,正襟危坐,整個人也仿佛一株清冷堅硬的竹,略顯蒼白的臉上辨不清是什么表情。眼前這位雖然看起來正直而可靠,但是未免太過肅穆了些,令人有些難以接近的冰霜感......當然,前提是得無視掉從一開始就四處玩鬧,把好好的茶室弄得凌亂不堪,而現在終于累了,靠在她肩膀上睡得正香微微打著呼嚕的少女......
“高坂さん。”即使身邊有一個如此不拘小節的搗蛋鬼,她的聲音依舊仿若清澄平靜的水底,令人倍感威壓。
“是。”
“你們的求見帖我已經看過了。”她說著,視線移到一邊放著帖子的青底白紋托盤。
“所以......”我望向她淡金色的眼眸。
“你們在上面說明的情況,我不是很能理解,鵺山已經很久沒有來過外人了。”
雖然已經預料到這樣的情況,我還是忍不住一陣失望。
“那......你們沒有船只可以渡海么?”
“船?漁家只有可供捕魚的小舟。”
我想起初來此地時那個被海水侵蝕得幾乎千瘡百孔的疑似港口的地方,不禁感到一陣無望。
現在該怎么辦?
“你......將軍......難道沒有想過要渡海去海洋彼岸看看么?”
“沒有。”回答干脆利落,連再次商議的余地都不留。
“......那我們該怎么回去?”
“失禮了,但這不屬于我應該擔心的范疇。”
我啞口無言,卻也不能一路相逼,畢竟別人說得也沒錯。
“請用茶吧。”
即使在這樣略有拘束的情況下,隱約茶香依然令人心曠神怡。溫碧清透的液體用黑釉茶碗盛著,碗沿還帶著星紋狀的結晶,在日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第一次見到如此質樸稚拙又雅致漂亮的天目茶碗呢。”我贊道。
海未的眼微微抬了抬,“高坂さん對茶道很有見解吧?”
“并不是,只是在來這里之前做文職工作,有一次做過平安時代以來日本茶具足的專訪。”我解釋道。
這位將軍看起來好像精于茶道的樣子,不論如何,說說她喜歡的話題,和她打好關系總是沒有錯的。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色采也。底必深差而微寬,底深則茶直立,易以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是以大國(注:古中國)的建州黑釉天目茶碗為佗茶上品。高坂さん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我們侘茶唐物數寄和書院座敷。”她的措辭一絲不茍,毫無懈怠,古雅的作風可見一斑。
古中國宋時斗茶之風盛行,斗茶時攪起的湯花呈白色,使用黑釉茶碗的目的就在于區分黑白,便于看出水痕,以界定斗茶技術的高低。至于唐物數寄和書院座敷,大概也就是一些古藝品的展覽以及侘茶的會茶所吧。
“......嗯。”
“焙棚敷紙,紙不焦樣,功夫焙之,不緩不急。”她再次開口。
我留意到提及可能比較喜歡的事物的時候,這位大人就會話多一點,顯得不會那么冷冰冰。
一時間談話內容變成這種古雅的類型,雖然有所了解但總覺得無法習慣下來啊......
“是......”我搜腸刮肚想著怎么接這個對我來說并不是十分擅長的話題,無措間又對上她的臉。
比之昨夜匆匆的一瞥,現在近距離的會面令我有機會仔細打量她的容貌。
真的......很意外吧?明明之前是以為“將軍”這個頭銜,“族長”這個頭銜應該是一個大叔或者老前輩之類的,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少女。
將軍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年紀的樣子,略顯冰冷的美貌里含帶著憂郁的神情,猶如在荒野里回蕩的歌聲,失落惆悵中飄溢著甘美的情調。但是,如果僅僅憑此就覺得她是一個纖細柔弱的少女那就大錯特錯了。園田海未有著一雙清澄的琥珀色的雙眸,敏銳而富有威壓感,我甚至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那雙眼眸如同能觀察萬花筒里五顏六色的碎玻璃組合一樣,可以纖毫畢現地了解一切。
除了將軍府的仆從,我唯二見到的兩位少女便是她與睡在一旁的凜了,而這兩位的性格、舉止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她朝我禮貌性地微微頷首,薄薄的唇微微勾了勾。
誒?......是在笑么?
剛剛那種纖柔飄忽的憂郁感霎時間如同霧散日出,無聲而優美。
我微微一愣,也笑了。
“不過,最近因為和東西南三守忙著雛祭參禮的事情,所以和高坂さん約好的侘茶會恐怕得延期舉行。”
“雛祭參禮么?”
“是,雛祭參禮以及鵺神參禮都由本家領頭,東西南三守協助完成,對于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祭祀儀式。”
咽在口中的茶忽而在喉間輾轉了一下,才順利飲下去,清晨日光溫暖的茶室,眼前笑容和煦的少女,我幾乎已經把不久前還壓在心頭的不安感拋在腦后。
我可真是神經大條啊......
耳邊仿佛再次響起了在那片詭異至極的森林里,壓在頭頂盤旋而過的翅膀揮打聲和尖銳如同針刺的怪鳥長唳。
莫名的不安感再次襲來,是我想太多了么?
園田海未的笑容已經隱去,替而代之的是一種極致肅穆的虔誠和......
和戰栗般的敬畏。
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古文獻里應該是一種類似雉的妖鳥,也有一種說法是有著虎軀。
而根據昨晚入睡前和綺羅翼,還有另外一些同行的人的說法,鵺這種妖怪的爭議十分之大,只要是它認定你是壞人,那你就不可能活過一天,而且它殺人的手法萬分殘忍,難以言喻。可是如果它認定你是好人,那你一生都會被他保護,所以也有人把它作為供奉的對象。
所以當地應該是把鵺當作神明來信奉吧?
思考到這里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按理說,妖怪也好神明也好,都是不存在的不是么?一直以來我都接受著這樣的教育啊。
然而剛剛的思索方式卻分明令我動搖起來。
一定是因為那天晚上頭頂那只巨鳥的關系。
可別多想了,應該只是某種少見的大型鳥類吧?
“高坂さん。”
猝不及防被她清冷的聲音打斷思緒,我回過神來。
“高坂さん可相信神明大人的存在么?”海未的聲音透著一絲詭異的顫抖。
果然......這里的人只要提到鵺神大人,樣子都會變得奇怪起來。
氣氛陷入令人不安的尷尬中。
“這里雖然很少有外人來,但并不代表我們對外界一無所知,南守家的孩子曾經在彼岸求學,帶來不少新奇的見聞。”她微笑著。
誒?那就不是完全與世隔絕的吧?南守......對了,只要問出這個去過外面的人,求助他,就有回家的機會了。
“外面的人似乎沒有信仰的樣子,我并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但是在這里,如果不信鵺神大人的話,一定會遭遇其報復的。”
她的聲音緩和如同流水回歸河道,但是比之之前冷冰冰的態度,這句話更加令我后背發涼。
“我自然是尊重信仰的。”我謹慎地措辭。
一方面是不想冒犯她,一方面是......不想......
“參禮是在晚上舉行的,當日白天客人們可以隨處參觀,享用我們準備的花壽司、艾草餅,喜歡的話還有桃花酒可以一品。”
“那就多謝招待了。”
本想稍微深入地問一下南守家那個外出求學的人的事,但是又覺得初次見面便這樣可能有刨根問底冒犯私事之嫌疑,便止住了。
再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事,便有人在外請示。
“將軍,是時候準備出門了。”
我不便叨擾,也起身施禮準備告退。
她面容恢復了之前的肅穆端方,吩咐仆從將靠在肩上熟睡的凜輕抱了出去,然后攏起竹青色的長袖,略一頷首向我告別,起身之時帶起的袖風暈著清雅的檀香。
我注意到候在門外的人就是之前領我們進來那個男仆。
“還有什么事嗎?”他禮貌性地詢問我。
我望著園田海未離去的背影,微一沉吟。
“我聽你們將軍說,這里也曾有人去過外面讀書的?”
他眉峰微微一蹙,似乎有些訝異。
“是的。”
“可以將我引見給他嗎?”我心中希望像火苗般燃起。
不管怎樣,有出去過的人,必然也了解過外面,這一點令陷入困局的我倍感親切。
“恕難從命。”男人的聲音溫柔而愧疚。
“為、為什么?”
“因為那個孩子在一年前,就成為了鵺神的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