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 宜昌 焦點中級七期 堅持分享第226天
我們究竟應該詢問“如果你提高了一分,會有什么跡象?”還是“你接下來需要做些什么來提高一分?”
初學者很可能會選擇第二種,因為這看起來更直接:它將來訪者放在當下,并且可以形成一個行動計劃。而第一種問法更加“柔和”,更加具有反思性,僅僅去注意跡象并不需要來訪者承諾任何特定的行為。這兩種方法都是有用的,不要求咨詢師必須用哪一種:一些來訪者會希望咨詢師結束時能夠帶走一個行動計劃,因此咨詢師可以滿足他們的愿望。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這兩種不同的問句表現出了取向上的差異。我們認為,“跡象”的問題更符合焦點解決取向。
這體現出了解決取向實踐的一個關鍵原則:完全以來訪者的希望和能力為中心,讓他們做自己要做的事;焦點解決不去督促來訪者做任何特定的行為。當來訪者被要求具體化化那些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時,通常是由于咨詢師認為,除非會談得出了一些具體的行動計劃,否則整個會談就是在聊天。
正如哈利.科爾曼所指出的,當詢問來訪者“你需要做一些什么……..”的時候,來訪者很可能會回答“我不知道”,然后等待咨詢師回應他們是如何認為的。詢問“你怎么能夠知道……他人怎么能夠知道…….”例:你如何能夠知道你提高了一步呢?這樣可以讓來訪者進行更加認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