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的儀式感,就是用各種隆重的,較之不平常的方式積極投入參與某項事情,并在參與的過程中感覺到得到快樂與幸福。
是的,參與或積極參與,會得到不同程度的體驗。
1
旁觀:認為這件事情與自己無關,完全不參與其中,與事情脫離。
你看著旁邊的人對事情進行激烈的討論。大家情緒高漲,熱潮澎湃,提出各種假設,設想各種結果,分析各種可能性,提出不同的意見,想各種解決方法…你在旁邊就這樣看著,完全不明白他們為什么會這么激動,話怎么會這么多,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干嘛非得這么較真,這么麻煩。
這就是明顯的脫離,覺得自己做不做都無所謂,完全不參與,游歷在事件之外。這種情況完全無法體會這件事情完成之后的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
看著周圍人來人往,事情來了又去,可是和自己完全沒有關系,在無聊和抱怨中渡過,每日碌碌無為,沒有存在感。
2
參與或積極參與:認為自己是其中一員,積極討論,反復實施,全心投入到事情中。
對于事情和相關人員反復討論,積極配合大家工作,制作不同方案,逐一確認可行性,推翻再制作再精進,選出最佳,在實際進行中又調整…在經歷這件事情時,你只想把事情做好,設想各種可能性,想方設法讓事情圓滿結束。
這樣參與或積極參與的心態,讓一切變得鮮活,事情也隨自己的重視變得更重要起來,就更投入其中,當事情取得圓滿成功時,心里慢慢的感動,成就感和幸福感孕育而生。
周邊的事情都在參與或積極參與,生活自己就是主人公,每日都在充實和成功中渡過。這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今天集團年會,朋友圈里有朋友說,你們年會辦得好高大上,就像春節聯歡晚會似的。我想如果我是年會籌辦組的一員,聽到這樣的評價會非常有成就感的,可能會熱淚盈眶。
一個凱德 ?“太和”
第二十八天。喜歡今年的年會,主題很好,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