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的渲染
所接觸一個領域的人越多,那么就越是容易被這個領域的人所感染。
一個圈層,也對應的是一個圈層的文化與玩法。
我本人就是在知識付費這個圈子呆的比較久了,但是因為我不怎么帶項目,不怎么搞培訓,所以我的產品的客單價都不怎么高。
準確來說,我并沒有特別清楚自己的賣點是什么,所以很干脆的就沒有大肆宣傳的去進行售賣叫喊。
一旦做出了承諾沒做到的話是很不合適的,而且我發現我本人是很不喜歡去做交付的,準確的來說,只要是購買過我的產品的人,我什么都說的,什么東西都分享的,有問必答!
因為我這樣的操作也導致了我在這個領域里面陷入泥潭,不好擴大,一邊不想割,一邊又想著賺錢,這就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賣點不明確的人,去賣東西是很容易走偏鋒,知識付費這個賽道尤為明顯!
交付的問題
有一群人,天天喊著交付,交付,而且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但是你付費加入進去后發現這不就是一個吹水群么?
既浪費了時間,也聊不出來什么有用的東西,畢竟一天時間人所能接觸到的信息事物是有限制的,人是很懶的,很難去翻閱過去的事物的,而且一個群的吹水群聊更如此。
因為有些領域確實是這樣的,知識付費這個賽道最為明顯!
知識付費這個賽道不吹是很難變現的,你看到的,都是別人想給你看到的。
大部分人聊天很少聊得出來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問不出來,你不給錢誰給你免費分享?
在一個不熟的人面前,大多數人都是不愿意出來發言的,若是他主動,估計也是收費,想要割你韭菜的。
也就是說,你若是設計了一款產品,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給你在進行陪跑的話,數據定然不會很好。
但若是我所研究發出來的產品能然很多人研究起來,感興趣,或者點擊點開率很高的話,那么這就是不錯的產品了。
關于每一個人對于信息的看法,我這里不做任何的評價,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角度都是不同的。
同行定價
買一款產品,最好的方式其實依舊還是參考同行。
說實話,我在沒有接觸到互聯網知識付費這個領域的時候,覺得百來塊錢的騰訊視頻會員已經不便宜了,但是當我踏入了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后發現,原來大多數的人他們都是只是賺一波快錢,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很強的能力去做交付,而且也沒有合適的產品,大部分就是賣完就走的。
所以,在今年,我大部分所加入的圈子大多數我都不會再次續費,除非是我自己真正覺得合適的圈子我會續費。
就以騰訊視頻會員為例子來參考,聊一下這個話題。
我是屬于一個不怎么喜歡看電視的人,一年看的次數也不會高,但若是我開了一個騰訊視頻會員,那么我后續若是想要觀看電視,或者電影的話,那么我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也許有人會問,我可以選擇不開,我可以選擇去某些盜版平臺去看啊,但,我不缺這個錢,我愿意支持正版,而且正版的東西沒廣告且可以保存我觀看進度,我覺得這個東西他值這個價格。
也就是在這個位置對于我而言,是符合了我心中的需求,需求到了,若是后續還要使用,或者需要使用的話,那么我是愿意續費的。
一款產品,不打算做好下一步續費準備,那這個注定是一款會死掉的產品,然而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所以都是屬于做一兩年就換領域換賽道了,這也導致在一個領域很難賺到第二波錢。
有句話說的挺對的,越是沒有門檻的東西,就越是內卷!
同行的定價有時候只能作為參考,但真正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他們是會考慮到用戶的續費的問題。
一款產品最重要的是定價,最難的也是定價,但是,一款產品是可以漲價的。
亂
現在的知識付費有個很明顯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問題。
獲客的成本越來越高,當然這并非是這一個領域問題,其他的領域也是如此,因為流量被稀釋,每一個人都想要通過互聯網獲取流量,但是市場增量已經上限見底了,如此看來,流量的紅利增量是注定會下降的。
因為新韭菜減少,老韭菜又不愿意去付費,而且大多數搞互聯網的人基本也都被洗過一遍了,不敢,不想,不去付費的意愿越來越強了。
在這個亂象之中,那些愿意做事情,且愿意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的稀缺屬性是越來越少了,我最近的發文也一直在聊這個東西,就是希望各位了解到,搬運產出內容與對抗平臺紅利的時代基本過去了。
再聊回目前我現在我所處的這個領域,要是圈內某個大佬開一個新群,重復的人差不多占比到了百分之三十到以上,也就是所謂的圈內人割圈內人,外人進不來,但群里面基本又都是圈內人。
因為被割過的人是很多,鐮刀手也是更多,也就是一群鐮刀跟另外一群鐮刀玩得來。
就像這個文章的標題一樣,你覺得你也行的定價,實際上一點也不行。
用正常人的消費觀念去定價這個才是一個健康的定價,繼續且持續畸形的定價自己都容易崩塌。
我的世界沒那么多觀眾,也沒那么多人關注,賺點良心錢就好了。
好了我寫完了,若是對你有幫助,記得給我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