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惹毛你,該不該投訴他,我覺得該。
首先看題目,惹毛你。那通常什么情況會惹毛你呢?因為他不小心遲到了5分鐘,還是路上塞車導致晚點。我相信這些都不會到達惹毛你的程度。大家都不是莫名不講理的人,而惹毛你的情況通常是什么,是服務質量過分差勁,遲到幾分鐘我們會原諒他,而他遲到了一兩個小時呢,這就涉及到服務質量的問題。我十二點餓得要死,他兩點才送來,那算不算外賣小哥的失職呢。那另一種會惹毛你的情況通常是什么呢?是他無理由的導致服務差勁,甚至連態度都很差勁。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為什么不能投訴他!
其次,有人說不能投訴外賣小哥,他們很可憐的,可能你投訴幾單,他就會被開除掉。那因為這個原因就要堵住消費者申訴的渠道么。這就像一種說法,你弱你有理,真正應該更改的不該是外賣公司的制度改革和員工評價的改革?不能應為說你公司的制度有問題我就該遷就你,就不投訴,就有消費者承擔這個后果,那這個制度永遠都不會有所改善。
第三,投訴是一個正常的申訴渠道,為什么要把它妖魔化。投訴了就會怎樣怎樣搞得很慘。大家是基于公平的買賣。消費者付錢買食品和服務,商家就應提供相應的食品服務。在任何買賣和消費的過程都默認的規則,為什么到了外賣小哥這,我們就要特殊化呢?外面小哥確實不容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著寬容的心去處理每一件事。去盡量寬容別人,但當我們遇到不公平和難以寬容的的事情,也請給予我可以投訴的權利。
這期奇葩說打動我的兩個觀點是陳銘和馬東老師的觀點。陳銘老師說我們不去投訴在破壞這個規則本身,讓投訴這個設置形同虛設。這個世界的大善不是對人的得過且過的寬容,而是保持真實的態度。讓每一個評價都真實,在一個生人世界里,只有保持絕對的真實,才讓評價機制有了意義。
馬東老師打動我的觀點不是在于題目本身。而是在于他的思路。在劣勢持方的情況下,另辟蹊徑,從在你惹毛的當下該不該去投訴,是否是情緒的極端?是否應該冷靜下來再去做出投訴的選擇。
對這個節目真的是大愛,能在雙方的交鋒中開拓思路,看到不同的觀點。思想帶來的這種碰撞讓人有一種很爽的感覺。文化也可以很有態度!
另外,馬劍越這個妹子太可愛了,哈哈哈
2017.4.7奇葩說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