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導言:與伴侶及老人沖突的起因
價值觀(不一樣導致)有差異(變大導致教育子女上)沖突——價值觀沖突
老人(關注的):吃飯、穿衣、睡覺——溺愛(沒有學習科學育兒,改變老人比登天還難)
伴侶:不同的養育環境——由家庭塑造不同——不同價值觀
一、伴侶及老人難改變,不改變他們,我們如何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1.接納——歸位
以喂飯為例,講解老人與“我”的溝通
2.接受
3.思考:為什么與老人同???接受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魚與熊掌有時可兼得的,理解與老人生活比不與老人生活艱難得多,接受,讓別人做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不可避免的沖突,如何處理?
圖片發自簡書App
1.顧問法:成為伴侶和老人的育兒顧問
(1)準備事實與數據:打孩子的負面影響
(2)分享(事實與數據)分享給伴侶及老人,只分享不強迫:對方才不產生抵觸情緒——思考——改變
以巧克力為例,剖析便宜巧克力成分數據
圖片發自簡書App
顧問法只做1-2次,顧問法有時候會失效
2.榜樣:拿懲罰孩子為例——導致關系距離疏遠
丈夫指望“我”教育孩子:有“我”在教育孩子,但是我無法替代父親的角色
無法改變對方時,持之以恒做自己,做我認為對孩子有幫助的事,做我認為對孩子好的事
3.調整自己
以外婆帶孩子,只有看電視為例,剖析
接納老人陪伴孩子的方式,自己再利用時間調整孩子
接納任何不可改變的,父母對孩子要正向影響,孩子才正向生長
對伴侶及老人沒有批判——產生好感——從而更有耐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互動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