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經》的愛情很令人向往!《詩經》中有幾篇是描寫愛情的,能夠輾轉幾千年經久不衰,說明文字的魅力。比如《詩經》的名篇《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一首相思的戀歌,一個男子愛上一位美麗的姑娘,日夜思念,不能忘懷。記載古人的日常生活,似乎跟我們現在生活很相近,又似乎特別遼遠。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對生活困苦堅韌的態度。看到他們戀愛時的歡愉和大膽,羞澀而不扭捏。
我們現在的人再細細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想象幾千年古人日常生活,覺得很有意思。《詩經》中每一條河流都是活的,每一種花草都是非常詩意的,每一份純真的感情,都是直抒胸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坦蕩、純凈、更和諧。
2、我尤其喜歡其中的一篇《溱洧》。這首詩描寫的鄭國上巳節男女聚會的盛況和歡樂,反映了當時鄭國民間的風俗人情。上巳節是三月上旬的巳日,曹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據說春秋時代的三月上巳這一天,鄭國的男女到溱、洧二水的岸邊舉行祭祀,消除災害。少男少女們也借此春游的機會談情說愛。陽光明媚的三月,大地回暖,岸邊的垂柳吐出嫩綠的葉芽,田野上冒出綠油油的綠色的莊稼和野草。穿紅著綠的男女老少,齊聚在溱、洧二水的兩岸。
他們對著河水念念有詞,祈求無災無難、生活幸福美滿,祈禱尋找相愛的人。這時,一對小情侶,躲過熱鬧的人群,手里拿著一種叫勺藥(1981年版北京出版社出版《詩經選注》)的香草,笑意盈盈的美女對士男說,觀乎?(咱們去那邊看看吧?)士曰:“既且”(喜悅且有點害羞的,太喜歡一個女孩子時,男孩子往往心有不安)。
女孩子說,咱們再往那邊看看吧,那邊人更好多場面好大,真熱鬧。“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天真無邪的女孩子,滿心喜悅的看著眼前的男孩子,他們相互調笑,相互贈了手中的勺藥,表達了各自的愛慕之情。所以說,在愛情中物質也有一定的表示意義,男人愛誰,才會舍得為誰花錢,才舍得把最喜歡的東西送給誰,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時候求婚是的彩禮已經不菲而他們相互贈送的路邊的野花,美好的感情,發自內心的快樂,很多時候不是物質決定的。這首詩歌以流暢歡動的音律,把天真純樸、自由爛漫的鄭國生活環境,刻畫的栩栩如生。鄭國,當時是以叫勺藥的香草作為愛情的象征的。
3、現在的愛情象征,自然是玫瑰花。據西方神話故事:保護神毗濕奴,從玫瑰花蕾里喚醒了拉克什米女神,從此,拉克什米女神就成了毗濕奴的妻子。基督教的許多傳說故事,也與玫瑰有關。天使加夫里爾為圣母編織了三只玫瑰花環,其中白玫瑰花環歡樂,紅玫瑰表示痛苦,黃玫瑰代表和平。 德國人認為用白玫瑰代表神力和純潔,能揭穿巫婆的法力。 每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無數的男女皆用紅色的玫瑰花送給自己喜歡的姑娘,后人就把玫瑰當做“愛情之花”。玫瑰作為愛情之花,由西方傳入中國。其實,玫瑰原產中國,據史料記載,玫瑰始于漢朝就有紀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說文》中有“枚,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也有記載。在我國玫瑰作為農作物時,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
如此精美的文章,在所謂封建文人眼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說《溱洧》是一篇發出“淫聲”小文,是值得批判的。以現在的觀點看,生活在那個時期的男女是幸福的,幸運的,比后來生活在“夫為妻綱”的時代幸運多了。這種未經禮教枷鎖桎梏的情感,才是人性自然的流露,是男女結合對生命的尊重。《詩經》那個時代,少男少女們就勇敢的大膽、熱烈追求美好的愛情,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現在的人,更好珍惜熱愛現在的生活,珍惜愛情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