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觸不可及》來自法國,豆瓣評分9.1,排名第21位。在IMDB評分8.5分,排名第37位,還是挺火的。電影主題為愛情,親情倒挺多的,像這種講述超越階級的友情其實并不算多。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老把它記錯成無法觸碰。
電影改編于真實事件,主要講述了白人富翁菲利普在一次跳傘事故中,失去妻子,造成自己頭部以下癱瘓,成為殘疾人。在一次招聘全職陪護時,偶遇德瑞斯。彼時得瑞斯剛從監獄出來,背負家庭重擔,一心只想尋張辭退信以申領救濟金,而且他明顯對美女女助理的興趣要遠大于這份工作。
大概也因為如此,德瑞斯表現的并不唯唯諾諾,沒有把他當成老板,也并不因為菲利普癱瘓而對他產生同情,甚至還diss菲利普的音樂品味,以及缺乏幽默感。相比較于其他求職者,把他當成病人,雇主,菲利普最后選擇給得瑞斯一個月試用期的機會。
一個是處于上流社會,因為意外,逃避現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旁人不敢走近他世界。
另一個是成長于出入黑社會,從小不被世界溫柔相待,生活環境復雜,充滿戾氣,旁人根本不敢觸碰他。
明明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短短相處一個月的時間里,由于互相理解,互相接觸對方的世界,無意中也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
電影從一段飆車戲開始,兩人開著瑪莎拉蒂打賭要甩掉后面跟來的警察,被追上之后,白人富翁菲利普配合德瑞斯開始抽搐,假裝發病,最后警察放過他們,為了彌補他們耽誤的時間,甚至在前面為兩人開路。這兩人興奮的在車上與音樂共舞。
要知道以前的菲利普因為行動不便,很少出門,出門的時候坐的是面包車。
德瑞斯來了之后看到面包車非常不樂意,覺得動物之類的才是坐在后備箱的,于是他掀開了瑪莎拉蒂的車罩,兩人坐在瑪莎拉蒂里,聽著車子發動的引擎聲都非常開心。
他甚至把菲利普的輪椅改裝成加速版的,這樣跑得更快。
菲利普頸部以下沒有知覺,于是德瑞斯教他抽煙,帶他去按摩耳朵。讓他盡量享受身體帶來的快感。
半夜菲利普因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喘不過氣,痛苦不堪。德瑞斯抱起他,推著他在街道上散步。靜靜陪他聊天。
后來在餐廳,菲利普講述了自己的的過去
他曾有一位深愛的妻子,有個幸福美滿的家。他的妻子流產多次,最后被醫生宣布不能再生育,他們領養了一個小孩。為了緩解妻子的痛苦,他們迷上了跳傘。在一個下雨天里,堅持跳傘,結果發生意外。
伴隨著自己的癱瘓,他更不能忍受的是失去自己的妻子。
當有朋友調查了德瑞斯的資料,告訴菲利普德瑞斯的過去很復雜,最近也才因為搶劫珠寶店被關了半年。
但菲利普對德瑞斯很滿意,因為德瑞斯從不把他當做殘疾人看,他也沒有把他當做自己下屬看,兩人相處更像是平等的朋友。
他對朋友說“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也沒有歧視。”
正因為這樣,德瑞斯經常經常忘記他是殘疾人,所以當電話來了,直接把電話給到他。
面試的時候嘲笑菲利普不僅在音樂方面不行,還缺乏幽默感。
拿開水澆在菲利普的腿上,水在冒著熱氣,而菲利普一點感覺都沒有。
當他發現菲利普有個一直在寫信來往的筆友,菲利普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兩人沒有打過電話,也沒有見過面。德瑞斯受不了明明有電話聯系方式,卻天天寫信,于是直接撥通了筆友的電話。菲利普和筆友聊得也十分開心。
后來筆友要求兩人交換下照片,菲利普糾結了很久,最后還是把自己坐在輪椅的照片換成了他癱瘓之前的照片。
筆友發來自己的回信,是個漂亮的的妹子,并且在信中要求見個面。
菲利普很開心但是又很糾結因為對方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在盛裝打扮赴約之后,還是臨陣脫逃。
菲利普想要出去散散心,帶著德瑞斯來到了那個當初他失去妻子,造成他癱瘓的跳傘地。
菲利普要求再來一次跳傘,德瑞斯大罵他神經病。在菲利普的鼓勵之下,他最后還是跳了,
嘴上說著罵人的話,身體可誠實了,笑的樂呵呵。
這場跳傘改變了很多。
菲利普回到這個把他生活弄的支離破碎的地方,把自己內心的苦楚再次通過跳傘釋放出來。獲得的新生,重新擁抱自己的生活。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德瑞斯嘗試這種生命的興奮和刺激。
跳傘之后,回到家中。德瑞斯發現自己的弟弟在菲利普家等他。這時候菲利普才知道德瑞斯的家庭情況。他從小被不能生育的養母收養,但在那之后,養母生了兩胎。后來養父去世,養母改嫁又生了幾個小孩。
菲利普明白德瑞斯作為長子,承受著很多的家庭重擔。他明白得瑞斯不可能長久的照顧他,也并沒有直接在財力上直接給予幫助。而是辭退德瑞斯,讓他自己回去照顧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大的努力。
菲利普望著德瑞斯離開的背影,很不舍。
德瑞斯走的時候再次碰到有人把車停在菲利普家門口,這一次他沒有像第一次那樣,爆錘車子,把司機拽下車。而是很和氣的跟司機溝通,這里不能停車。
他弟弟恨不能理解,嫌他多管閑事。他說這是原則問題。并教導了他一番。
回到家的德瑞斯跟養母和好,并憑借著跟菲利普朝夕相處受到的藝術熏陶,跟HR大談藝術。最后找到一份卡車司機的工作。
這邊的菲利普也重新找護理,但是這些人不是把菲利普當成病人,帶著有色眼鏡。就是把菲利普當成上司,唯唯諾諾。
女管家找到德瑞斯,讓他去看看菲利普。菲利普很久沒刮胡子了,看起來很不好。他帶著他,開著瑪莎拉蒂,出現了電影最開始的那一段。兩人飆車,裝病,騙警察,兩人終于笑了。
德瑞斯連夜開車帶著菲利普去了海邊,為菲利普偷偷安排了一場很重要的約會,并幫他把胡子給刮了。兩人玩的不亦樂乎。
刮個什么樣的胡子好呢?哈哈,一下子刮了好幾種。
隨后德瑞斯帶著菲利普去了一家餐廳,然后對菲利普說你有一個很重要的約會,然后就走了。這時候菲利普好像想到了什么,隨后局促不安。這時候,一個妹子走了過來,正是那名他沒有勇氣見面的筆友。
菲利普笑了笑,望向了窗外。德瑞斯正帶著笑意看著菲利普,仿佛在說,加油。然后轉過身,慢慢離去。
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菲利普現居摩洛哥,再婚,有兩個小孩。德瑞斯為企業主管,已婚并有三個孩子。他們一直維持著親密友誼。
這部電影讓人很感動就在于,我遭受的痛苦你無法感同身受,那就干脆不要來感受,干脆就當做什么都沒發生一樣來對待我。對待弱勢群體,殘障人士,摒棄憐憫之心,摒棄同情之心,不要帶有有色眼鏡,不要有什么優越感,平等對待。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在于無私奉獻,不在于犧牲,而在于真正平等的關心,尊重和接納。
有時候想想,如果這個題材拿到國內來拍的話,可能是另一幅光景。護工犧牲自己的時間,放棄自己的生活,小心翼翼的照顧病人,容忍病人一切的脾氣和不如意。放低自己的姿態,默默忍受。畢竟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成就他人,奉獻自己,自己不重要,別人更重要。
我們總是習慣于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對方的需求,用自以為“好”的方式來對別人。而忽略對方真正的需求。
從小爸媽最喜歡說“我這是為你好,你以后就會明白的。”“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你聽膩了吧,但長大后我們同樣習慣于這樣對待自己的朋友,伴侶而不自知。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大概就是視對方為獨立自由的個體,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間,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的說想說的話。親密的同時保有一些空間和自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