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一篇舊文,現在看特有意思。
貼出來,就是想讓所有人看看,公子當時的想法,有沒有道理:)
2017年的國內票房冠軍之爭,比以往時候來的更猛烈些。
《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在“春節檔”率先發力,分別取得了16.57億元和17.53億元的票房收入,成為有史以來僅次于《美人魚》的最好開年。
可惜,即使這么猛,今年的票房冠軍,命中注定和國產電影無緣。
并非我們不努力,而是敵人太強大。
今年,《變形金剛5》和《速度與激情8》,將迎來第二次,也是真正意義上,最接近勢均力敵的對抗。
經過數年的粉絲積累和口碑沉淀,雙方這次較量,無異于火星撞地球。
一、“想看的人”能否擊敗70、80后的“情懷”
討論年冠殊榮花落誰家,辦法很簡單。誰更受影迷期待,誰就有希望笑到最后。
先看看“爛番茄”國外影迷的期待值。
《變形金剛5》評分網友3724人,想看的人占比94%,大約3501人。《速度與激情8》評分網友16522人,想看的人占比96%,大約15861人。想看《變形金剛5》的人數不到《速度與激情8》的1/4,兩者相差12360人。
再看看“貓眼電影”國內影迷的期待值。
比例相同,想看《變形金剛5》的人數仍然不到《速度與激情8》的1/4。但是,因為采集數據的基數增大,導致想看《速度與激情8》的人比《變形金剛5》足足多了186488人。
國內外影迷出奇一致的數據表明,我們更期待《速度與激情8》。
2013年底,保羅沃克不幸去世。
全球“速迷”集體緬懷靈魂人物的逝去,媒體的不斷煽情造勢,導致大批“速迷”、“準速迷”和“非速迷”紛紛走進電影院,《速度與激情7》國內票房驚人的高達24.27億元,成為有史以來獲得引進大片最高票房的影片。
影響了國內70和80兩代人的《變形金剛》,受眾群體的龐大是其他影片難以相比的。小時候沒有看過或者不喜歡看《變形金剛》動畫片的70、80后,毫不夸張的說,一個沒有。
發展至今,曾經的小粉絲已經成為了左右票房縱深的強壯力量。
《變形金剛》有一個《速度與激情》無法對抗的概念,情懷。
情懷能產生多大的能量。2014年,《同桌的你》票房4.56億元,《匆匆那年》5.89億元,擊敗了同期的《哥斯拉》、《霍比特人》、《澳門風云》等商業大片。2013年,票房排名第三的《致青春》,7億元的收入,震驚四座。
這些,能說明一些問題。
《變形金剛》的情懷和“青春片”相比,時間上更早,可以追朔到兒童時代。在訴求上,不同于情竇初開,而是少年的熱血沸騰和想象力的放飛。
建立在浩瀚宇宙上的世界格局和幾代“博派”與“狂派”之間的戰爭,把《變形金剛》的情懷推向更高的層次,票房持續走高就變得水到渠成。
二、豪華的主創團隊和可能的人性變化,《速度與激情8》更勝一籌
《速度與激情7》的成功,與失去了保羅沃克有關,與迎來了杰森斯坦森也有關。杰森斯坦斯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動作巨星之一,在國內影迷中的認知度和受歡迎程度非常高。
尤其是其主演的《非常人販》系列和《死亡飛車》,與“賽車類動作片”的題材完美契合,出演《速度與激情》增添了影迷的辨識度,影片本身也更趨向于“真實”。
杰森斯坦森的加盟給《速度與激情》注入了新的活力,配合范迪塞爾和道恩強森,目前世界上最年輕最能打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動作巨星,匯聚一堂,“三個和尚”組合震撼了影壇。
除此之外,《速度與激情8》繼續加大投入,邀請了2004年憑借《女魔頭》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查理茲塞隆加盟影片。
意圖很明確,“三個和尚”負責動作???,“女魔頭”負責演技顏值。
不得不說,環球影業的選角水平,很高明。
查理茲塞隆也是一個跟“賽車類動作片”有很高契合度的演員。
那部讓人燃到失禁的動作大片《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酷到天昏地暗的女主角,正是查理茲塞隆。
相比之下,《變形金剛》的巨星號召力,比《速度與激情》明顯差了一個檔次。
前三部的西亞拉博夫出演《變形金剛》前,只是好萊塢一個二線演員(現在也是)。
原因很簡單,觀眾想看的是“擎天柱”和“威震天”,不是換誰都行的人類。制作團隊的重心放在了視覺特效上,擁有感情的“人”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
《變形金剛》不需要太出色的演技,爆炸足夠就可以了。
不過,《變形金剛4》還是作出了改變,好萊塢一線巨星馬克沃爾伯格成功加入。
早期的《偷天換日》、《生死狙擊》、《泰迪熊》,氣場被萊昂納多和馬特達蒙碾壓的《無間行者》,都算得上不錯的作品,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卻一直沒有。
《變形金剛5》依然由他領銜主演,對票房的統治力能有多大幫助,遠沒“三個和尚”組合一目了然。
《變形金剛5》沒有極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但是卻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導演,邁克爾貝。
1995年邁克爾貝的第一部電影《絕地戰警》,制作費僅有1900萬美金,全球票房勁收1.6億美金,同時捧紅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威爾史密斯。
次年,邁克爾貝執導了影史上永遠排名前三的經典動作片《勇闖奪命島》,坐穩好萊塢頂級動作片導演的寶座。
《變形金剛》系列至今沒有換過導演,能看出市場和資方對邁克爾貝的認可,“爆炸貝”的稱號,絕非徒有虛表。
可以預料,《變形金剛5》的制作水準不可能出現下滑的態勢。而《速度與激情8》再次更換導演,水準能否保持穩定,反倒成了一樁懸案。
《變形金剛》的主角是機器,《速度與激情》的主角是人。故事的復雜性和可看性,很大程度在于“人”的行動和心理的刻畫,恩怨情仇由“人”來演繹,更易于讓觀眾沉浸其中,體會美妙的代入感。
都是爆米花電影,《速度與激情8》比《變形金剛5》多了人性的變化,意味著故事的層次感更加立體了。
《速度與激情8》超越《變形金剛5》問鼎年度冠軍,豪華的主創團隊和人性的可挖掘深度,是決定票房走向的關鍵因素。
據說,女性觀眾更喜歡溫暖有愛的《速度與激情》系列。
三、“傳統”和“科幻”的對抗,2017年國內票房的希望
2016年國內票房總額為457.12億元,相較2015年的440億元,同比增長3.73%,勉強保住了“穩定增長”的勢頭。但距2016年初的全年票房目標600億元,差距仍然很大。如果算上通貨膨脹,2016年已經是“負增長”了。
到了2017年,情況變得更不樂觀。2016年一季度票房144.7億元,今年一季度的票房只有138.2億元,“負增長”已不再是“皇帝的新衣”。
雪上添霜的是,2017年的票房統計加入了電影服務費6%,那么一季度實際的票房收入僅為129.91億元,同比下降了10%。
如果沒有現象級影片的出現,把欣賞水平日益增長的觀眾拉進電影院,重新點燃觀影的激情,2017年將迎來電影行業的第一個寒冬。
《變形金剛5》和《速度與激情8》在一定意義上,扮演了國內總票房“救世者”的角色,多了份悲壯和蒼涼的韻味。
《變形金剛5》和《速度與激情8》分別代表了科幻動作片和傳統動作片兩個同屬于奇幻動作片的不同類型,二者除了票房的對抗外,還有意識形態上的分庭抗禮。
當《速度與激情8》進化成為具備了強力奇觀視影效果的傳統動作片,科幻動作片一家獨大的震撼視效帶來的觀影動力,正在慢慢消退。作為兒時偶像的《變形金剛》,始終不如有血有肉的《速度與激情》精彩。
人的成長,當是如此。
16.57億元的《西游伏妖篇》和17.53億元的《功夫瑜伽》,珠玉在前。《變形金剛5》和《速度與激情8》怎么可能木櫝在后。
保底20億元的票房收入,是問鼎年冠的最低條件。
這個條件,對他們來說,很簡單。越簡單,越襯托著國產電影的悲哀。
準確的預測,非常難。
每個人都有無數理由支持和反對任何一部影片。
但對市場而言,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產生奇跡。年初誰能想到,《功夫瑜伽》的票房會超過《西游伏妖篇》呢。
盡管后半年有《神奇女俠》、《銀河護衛隊2》、《蜘蛛俠:歸來》、《雷神3》、《正義聯盟》、《王牌特工:黃金圈》、《加勒比海盜5》、《星球大戰8》諸多大作的虎視眈眈。
但年冠的殊榮,肯定是《變形金剛5》和《速度與激情8》其一。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