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怎樣通過勞動使心靈高尚和培養人性
蘇霍姆里斯基根據小女孩卓婭的故事,使孩子心靈醒悟,讓孩子體會到為母親河為同班同學而勞動的自豪感。以此喚醒人性。【反觀我們現在的身邊,太多的熊孩子,小霸王,啃老族,很少為父母考慮,只關注自己的享受和任性,這里邊很大程度是父母和學校忽視了兒童勞動教育的意義,過多的遷就孩子,讓孩子過多的索取而不會提供反哺。】
只有當一個人為他人的幸福而獻出自己一點心靈時,才能養成這種崇高的品質,獻出精神財富---只有這才是精神財富的獲得。【這個觀點很有特點,也很準確:獻出精神財富,才是精神財富的獲得。勞動的初步階段為家庭的物質福利而勞動為創造人的吃,穿住所必須的物質財富而勞動。然后慢慢達到最細致最復雜的勞動即一個人到另一個人那里去,從他的眼神里看到和在他言外之意中聽到求助的呼吁。】
60.怎樣和家長一道培養未來的母親和父親
這件事只有和家長一道進行。學校培養的人,不僅是公民和勞動者,而且是未來的父親和母親即自己子女的教育者。【我們教師集體還操心一件事,即防止對婚姻,愛情,生兒育女持輕率的,不鄭重的態度。】
沒有什么專門的愛情科學,我們告訴青年和家長,有人性科學,誰掌握了他,誰才能在精神心理和道德審美方面建立人與人的崇高關系,才能創造新的人。【愛情是對人性的最嚴格的考驗。】蘇霍姆林斯基建議青年朋友們在培養人,從事最明智的創造即創造人的時候。要從緊密聯系和相互依存的角度培養他的智慧,意志和情感。你要把人類偉大真理教給站在生活門檻上的青年,愛情首先要求對你所愛的人的命運負責任。精神心理和道德審美的因素占優勢的程度如何,決定了他們一生的道德純潔性。不忘給男女青年講什么是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中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東西是怎樣交織在一起的。
話語在教育中起著重大作用,但是要是如何生活的教導,進入青年心靈還需要很多條件,只有從事勞動并把為人們帶來福利的愿望貫注于勞動之中的人,只有已經嘗到為人們創造幸福的愉快的人,才能對話語有心靈上的敏感。
61.怎樣培養對婦女-----姑娘、母親的尊重
你要善于使學生從心靈和理智上接受一個真理:愛國主義的神圣情感來自母親,要善于教自己的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而在生活中,人際關系極其復雜,要干預你們見到的情況。【作者描述自己八年級的學生在白雪覆蓋的情境下送一位老太太到醫院,這樣的事實把少年升高到勇敢的第一級上來,讓他們為婦女做出崇高的行為。】母親是生命的創造者。母性是婦女變得美好和賢明,從婦女成為母親的時候起,她的情感就具有崇高的,除他之外誰都難以了解的意義。【母親給孩子以生命。在孩子面前開展了世界的美和母語的美。向孩子的心靈,灌輸了善惡和榮辱的初步概念。向孩子的命運傾注了全部的心血,關懷和焦慮。】
62.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應具備什么品質
烏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應當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因為教育的力量僅僅來自人的個性這個活的源泉。任何規章制度和綱領,任何人所設置的機構,不管他設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業的個性……沒有教育者,個人對受教育者的直接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性的真正教育,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
1.教師的個性。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如果我們說學校用知識進行教育,那么知識的教育力量首先就在于教師的個性。
2.熱愛自己的學科。在幫助別人認識周圍世界,是我們自己也作為周圍世界的極重要成分,而出現在別人的智慧和心靈面前。【熱愛自己學科的教師,他的學生也充滿熱愛知識,科學,書籍的感情。只有熱愛科學的人出現在學生面前,才能喚起學生的情緒情感。這首先是教師的智力財富永無窮盡,才能培養對科學的熱愛。】熱愛自己學科的教師就有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他不僅向學生傳授實在的知識,而且喚起他們求知思想。【只有當學生產生了想要比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知識的愿望,這種愿望成了推動他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一個主要刺激因素,是教師才能成為知識的明燈。因而也成為教育者。】
求知思想的火花,首先是在書的世界里進行個人閱讀和精神上的充實,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思想火花。是學習小組,由于這種小組教師就成為教育者,學生成為受教育者。
蘇霍姆林斯基建議:你的知識,你的求知渴望和閱讀愛好,就是你個性教育力量的強大源泉,你自己要善于看待這個源泉,并引導學生走近這個源泉,要做自己教學科目的主人,讓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只成為你最基本的知識。要發現和培養自己的學生。讓每個班級都涌現出熱愛你這門知識領域的學生。
好教師是從在課桌旁當學生時開始培養的,有能力燃起學生熱愛教師職業的火花的,只是那些熱愛兒童和具有最大的教育智慧的人。
63.集體是教育的工具,怎樣建立集體,它靠什么來維持
集體是漸漸建立起來的,集體是教師的創造。在集體中反映的是教師的教育理想和他的世界觀。【集體是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組織這幾個基石之上建立起來的。 】集體的形成和這些基石的奠定,取決于教師。【一種基石的穩定和牢固,取決于其他基石的穩定和牢固。因此,不要急于建立某種組織依附機構-----領導和被領導。】
集體的建立是從思想一致開始的,它是組織一致這塊基石所依靠的根底。【從兒童對于善與惡有了一致的,共同的概念和看法時,開始建立集體。對于奠定集體的起初基礎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要讓兒童努力做好事,為善良而斗爭,通過集體活動建立福利。】你在兒童的思想和心靈中能樹立起認為善良才美,對邪惡不容忍的概念,你就能成為兒童的教育者。【學生的年齡越大,他支持好事,反對壞事的斗爭就越有意義。在兒童時代和少年時代都要經受這種集體斗爭的鍛煉。這首先就是用自己的雙手勞動創造和建立福利】
你要善于通過勞動把學生聯合起來,因為在勞動中鮮明的表現了為人民服務,為人們的福利貢獻力量的思想。【集體是在實踐活動中,在斗爭和勞動中產生和鞏固起來的。】
智力的共同性是集體的一塊基石。【智力一致指的是大家都渴求知識,尊重科學思想,書籍,尊重聰明的,有教養的人。】
這種對集體的教育,首先是教師為爭取學生的心靈而開展的一種智慧,而有分寸的斗爭的實質上就是要在學校里建立起若干個智力生活的基地或中心,由聰慧而熱愛自己那門科學的教師來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