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個晚上,局長在小班課里把我們每個同學的筆記本和標簽都看了一遍,每天都是三個半小時,各自情況不同,疑問也是各式各樣,局長不厭其煩地解答,穩重的語調背后是對這個工具和方法深刻的理解。我想說,如果大家已經對信息管理、文件管理有了困惑,或者面對大量的外部信息,你已應接不暇,計劃找工具協助你的時候,不妨試一試印象筆記,學習一下這個課程。會少走不少前人走過的彎路。
按照局長的推薦,我早已構建了筆記本和標簽系統,形狀很像,仔細一看,仍然問題一大堆。首先是發現了我【執行項目】的文件夾里面還有一個【正在執行的零星事項】。這個違背了分類相互獨立不重復,完全窮盡無遺漏的原則。這個文件夾并不是一開始就有,前一天晚上才建立,我將每日收集箱里面的釘子戶拔走插在了這個地方。局長建議,如果有主題的話,可以專門為這個主題建一個文件夾,都堆放在一起,自己也不知道正在執行什么。所有要繼續整理。
然后是我給兒子又專門建立了兩個文件夾,一個是記錄他的成長,另一個是和孩他媽共享的文件夾。這兩個文件夾獨立于整個系統外,局長說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覺得還是有些別扭,計劃通過標簽和標題移進去。
到了標簽的問診。前面的幾個都是按照What, Why,When來做標簽,但是到了“育兒”,就分成了“方法”,“心理”……。雖然是我打的標簽,但是我還是不能一下子說出這個標簽下面有些什么內容,只能進去看看有些什么之后,然后再回憶當初為什么要打這個標簽。包括后面的“職場”的標簽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說明標簽還沒有起到應該的作用,有時候我們甚至是為了打標簽而打標簽,打完標簽后自己也不清楚。這部分要再回到課程中去,仔細體會一下。
GTD的標簽我基本沒有用過。這部分不用太在意。這個標簽主要是和下一步行動相配合使用的。對于總經理和秘書可能用處更大一些,我想我既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秘書,所以也就不管了。這里其實還有個道理,標簽設置了不必要糾結一定用上,這不是必須的。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人物主要是指你完成下一步行動相關的人物,要與后面專屬標簽中的人物區分開來。
生活類的標簽里面有個現象是編號不連續,中間有些號是空著的,當時想著將來還會一些內容會插隊進來。這是不提倡的,凡事都講先來后到,一旦先發生了就把位置占著,而且是一直占著,這樣便于你記憶。
專屬標簽里面的人物,需要留意的是,不要把作者當人物。意思是你要直接到對象。如果是一本書,那么就說這本書,就不要再打個作者的標簽,如果是研究人,則可以打個人物的標簽。貌似我就是這樣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作者,除了蘇格拉底之外,因為此人沒有寫過書。
兩個晚上座無虛席,聽局長給其他同學把脈是時候,我收獲最大的是對標題的理解。我先前對標題比較隨意,現在發現標題是對標簽和文件夾的有益補充,用得好相得益彰。我前面的文件夾和標簽的問題,都可以利用標題來彌補。非常感謝同學們一直在線陪伴,我們來自各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業,因為想打磨一件趁手的兵器,在局長的振臂高呼下,湊到一塊兒,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