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見到了久違的同門,一同回到母校與恩師相聚。
十年了,十年前,我們在一起看論文,研討問題,在一起度過春夏,焦愁或歡樂。我們坐在一桌,觥籌交錯,傾心而談,十年前場景,此起彼伏。
時光是魔術,在十年前后的交錯間,讓人沉思。夜晚,聚會后,我獨自一人行走在校園,一邊回想當年,一邊注視著現在。說實話,十年前的很多事情都想不起來了,尤其想不起來的是當時的煩心事,即便有些煩心事確有,但似乎也不影響今日的生活,但當年花費了多少的時間和心力焦愁于日常的瑣事啊。
我雖不會在乎于誰又看誰不順眼了,衣服多個邊少個角了這種事情,但也會為文獻看不完,導師眼瞪大,手頭又緊了,家里又鬧了,女朋友那邊又別扭了等等事情而煩心。如果能有個人生時光統計器的話,一定能統計出來我在這些方面劃掉的時間、心力是極為驚人的,尤其是在女朋友這事上,來來回回的糾結,相互的折磨,獨自的苦悶,幾乎就成了青年時代的一大刻印。是的,我可以安慰自己,說曾經深刻地體會過情感和生活,但若再重活,應不會這般耗費生命。
相反,在一些極有意義的事情上面,自己悄然放過去了。還記得大約在07、08年,我就知道了一個組織,一個學院的存在,當時在海報欄看到招募通知,興趣升起了一會兒,也曾有過向往,但后來一想論文馬上要開題,先算了吧。于是,這一錯過就是五年。現在回頭來看,07、08年加入的那撥師兄,因很早時就受了啟蒙,人生迅速踏上了更為正確的道與路,今日已多有成就,更具人生之境界。而我這當年的錯過,能怪得了誰呢?
還有一例。06、07年時,我便帶領一幫同學成立了學校的實習就業社團,并在跑企業拉合作期間,認識了樂高北京總部負責人,當時對方邀我實習,甚至邀我加入,我內心覺得對方不過小公司,而自己還要忙社團的事呢,便沒有去。今日來看,樂高已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玩具與教育公司,尤其在智能創新時代,更具后勁。
同樣是在實習就業社期間,我們因工作做得很棒,在舉辦首屆實習就業節期間,通過校友會邀請到了身為中國第一代天使投資人的校友來做主題演講。當時動過一個念頭,心想我要不要一邊辦社團一邊去跟這位師兄打打雜學習下,但后來一琢磨覺得VC這事似乎太過高大上,離自己有點遙遠,還是忙論文看文獻更現實些,于是就算了。試想,那可是07年啊,目前被譽為國內VC交付的徐叔叔,李伯伯等,可都是在此兩三年后才開始搞這行的,若自己當年就開始,那么應可算VC這一行中的先行者了。
這樣一些回憶與反思,不禁讓我在想,一個人的生活道路,究竟該怎么走,才是更為智慧的:
1.站在未來看今天
我們在決策及行動時,往往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我現在如何,例如,我會什么,我有什么,有眼下想怎樣;二是眼前的環境如何,例如,我有什么問題要解決,目前的現實對我有什么要求或促進。這兩個方面歸為一點,即:從現狀出發進行決策和行動。
如此,走成了每日忙忙叨叨,但回頭一看,或庸庸碌碌,或雞毛一地。
如果能站在未來看今天,并以那未來作為指向,一切會顯得不一樣。走在夜晚街頭,看著“大唐玄奘”的海報,我深有感觸。“十九年風霜載譽歸,三千里黃山鑄不朽”,若不是有這樣的格局、視野和指向未來的行為,玄奘怎么可能西行到那爛陀,怎么可能將佛學帶回動土,成就自己人生的意義。
有時候,我們說要活在今天,但在上述問題上,我則要呼吁,讓我們忘掉今天,忘掉現實,把那些焦愁徹底扔掉,把那些基于當前而認為重要緊急的事擱一邊,若以未來十年而論,很多事根本就是雞毛蒜皮。
相反,應站在未來看現在,將最大量的精力傾注在足以連接到未來十年,至少五年的事情上。
2.如何看到未來
要看到未來,從根本上需要格局和視野,需要拋開當下之雞毛蒜皮。往大了想,去思考這個時代在未來十年,有什么問題值得關注并處理,越是能搞定時代未來的大問題,越是有大成就,搞不定大問題,搞點小問題也是有意義的。往小了想,好歹得想想十年后、五年后的自己最需要什么,并使今天的行動具備未來的意義。
那如何看到未來呢?有兩條路。
一是靠自身的研究與實踐,多聞歷史、地理、政治,多關注時代,并在實踐中琢磨時代之痛。
二是,實在自己琢磨不清楚,就用心去看看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他們正打算關心什么。要想知道答案,除了看報看新聞外,最好的做法就是去接近他們,從旁觀察。
無論如何,不要被今日的糾結所糾纏,要關注時代,要站在未來看今天。當然,所談的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認識自我,遵從本心的基礎上的。
讓我,讓自己從現在就開始用心琢磨,若以未來十年論,今日該將時間、心力灌注在何處?練就這樣的思維與行為方式,十年之期,必覺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