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幸福教育與快樂教育有什么不同?
? ? ? ? 幸福一定快樂,快樂不一定幸福!
? ? ? ? 以心理學角度來說,幸福和快樂都是心理感受,兩者之間有關聯卻沒必然的聯系。快樂屬于比較簡單的范疇,容易獲得和達成,而幸福更加高級和難得,需經長期的快樂積累才能產生幸福感。快樂可以自給,如品茶、看書、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享受個人興趣愛好等都可以為自己帶來快樂,但是幸福卻不能自給,必須有外界的因素。所以幸福是比快樂更加高級的心理感受。
? ? ? ? 如果你帶著兩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去爬山,其中一個孩子你抱著,另一個孩子跟著一步一步地攀登。你抱著的孩子很輕松,而另一個孩子在攀登的過程一定會氣喘、疲勞、難受,當登上山頂的那一刻兩個孩子都會很快樂,而那個自己攀登的孩子所擁有的滿足和驕傲是難以言述的。這種征服的意義對孩子來說是更加重要,所以幸福是需要通過努力來獲得的。
? ? ? ? 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在他的著作《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 ? ? 斯賓塞的這個提法在當時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他的思想在西方國家被利用得很好,還引起美國的教育革命,使得美國教育這么多年都走在世界前列。
? ? ? ? “快樂教育”這個理念是在上世紀90年代傳入國內并迅速被歪解。“快樂教育”被顧名思義地認為就是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沒有心理負擔而得到全面發展。這樣想法看起來似乎很不錯,在枯燥的學習中為孩子制造一點快樂,讓孩子的童年不受作業所束縛。
? ? ? ? 問題是這樣的教育真的能讓大多數人學有所成么?教育如果完全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只要孩子不喜歡就不讓孩子做,這種美其名曰“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教育方式,在我看來只會是讓很多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并導致孩子在求學路上一事無成。這種過分強調興趣和遵循心理規律的做法與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不一樣的。
? ? ? ? 因為在斯賓塞的培養下,他的侄子小斯賓塞14歲就被劍橋大學錄取了,其他幾個孩子也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不知道被劍橋錄取或成領域精英是因為他們是斯賓塞的子侄還是因為他們能力出眾?他們能力出眾不知是不是在毫無約束自由自在之下而來的?而我們能見到的有多少14歲的孩子還在嬌生慣養中,只有糖是不可能讓人真正長大的。
? ? ? ? 顧名思義的“快樂教育”在國內盛行這么多年,讓孩子們有了充分理由去追求自由自在,經不起一絲一毫的批評和挫折。
? ? ? ? 既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費盡苦心,甚至是迷了眼和亂了心,想盡辦法把孩子推往興趣班或補習班、斥巨資將孩子往私立學校送。
? ? ? ? 這種相互矛盾和沖突的兩極分化使不少孩子心理和身體受不了,并因種種原因而輕生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讓人不寒而栗的殘酷現實,不知值不值得讓我們反思反思?
? ? ? ? 學習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痛苦的,只有少數學霸對學習的感受是幸福和輕松快樂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把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都花在了尋找快樂和幸福上。
? ? ? ? 契克森米哈賴教授認為,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家,生于哪個時代,性別如何,性格如何,都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而且所有人對幸福的感受都是基本一致的。他花費了數十年的光陰,采集了十多萬份實驗數據,從而得出了十分精確的實驗結論,幸福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么抽象,它有一些固定的成分組成,并且只要人們愿意幸福,完全可以人為創造出來。
? ? ? ? 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幸福的傳統認知,假如幸福教育能夠系統地開展,對于提升國民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改善我們對學習的認知和對幸福的感知。
? ? ? ? 什么是幸福教育?每個人的答案有可能是不同的。
? ? ? ? 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長或監護人、政府部門和社會等,所以要形成共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我看來,所謂幸福教育就是指讓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到幸福的教育。
? ? ? ? 首先要端正觀念。客觀地說,不管什么時期對大多數學生來講,求學都不是輕松快樂的事情。特別是現在由于觀念上的矯枉過正或者缺乏吃苦耐勞,使得孩子對于學習有了較大的抵觸情緒。所以,不少學生會覺得學習的壓力很大,甚至產生厭學、怵學,嚴重的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現在的孩子缺什么?大多數孩子現在既不缺衣少食,也不缺關心疼愛。現在的父母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這無可厚非,但不能太過于嬌縱。每個不同年齡段該做的事還是要讓孩子去做,并且讓孩子明白這是自己的責任。適當的管教和約束不可沒有,這也是激發潛能和培養創造能力所必須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 ? ? ? 其次是科學施教。在以分數定乾坤的社會環境里,老師們更傾向于最直接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有的甚至是懲罰式的機械抄寫。這種迫使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學生個人潛能的發揮,還直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更大痛苦。這是不可能有幸福教育感受的。
? ? ? ? 再次是學習方法。在學校的教育上,最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需要老師指導并靠學生自己在學習實踐中摸索總結。只要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學生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可能進入自主學習狀態。
? ? ? ? 最后是發揮特長。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所以除了學習成績,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各自不同的特點,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也可以讓部分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也有收獲的幸福感。
? ? ? ? 幸福是我們永遠在追求的目標,而幸福并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只是來源于內心的情感體驗,付出努力后的收獲就是幸福。
? ? ? ? 幸福教育應該如何開展?
? ? ? ? 每所學校都有不盡相同的教育教學硬件和軟件,這所學校的成功措施照搬硬套到另一所學校不一定行得通。
? ? ? ? 教育是雙方面活動,如果只考慮一方是不能很好實施的。
? ? ? ? 一、認識自己,正確定位。
? ? ? ? 我們的學校規模小,教師偏老齡化,文化水平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人數不多卻來自很多不同地區,學生素質也差距很大。本地的學生不多,每個年級也就十幾人,其他的都是進城務工子女和外來工子女,留守兒童或家庭不完整的也不少。這樣的實際情況我們只能立足自己,不能照搬教育發達學校的做法,把幸福教育的理念植入到自己的腦海里,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就算是某個孩子的個人衛生有所改善也是一種收獲。
? ? ? ? 二、熱愛工作,點贊自己。
? ? ? ? 我們的條件有待提高和改善,這不是靠我們的主觀就能改變,那我們要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任何一個群體中的成員都有優劣,我們不能只把眼光盯著好的看,還要包容接受不理想的集體成員。如果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盡量把優秀的孩子培養得更優秀,而對于那些有不足的慢慢鼓勵他們一點一點地進步,只要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一定可以為自己點贊。當我看到圭峰小學印制的學生作文集《幸福花開》,里面不但有學生寫的文章,還有教師的點評,并且配著作者的相片,我覺得很好,特意千里迢迢帶回幾本,就是要讓孩子們看看別人的作品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只要孩子們肯努力有追求就有進步有收獲,自然就有幸福感。
? ? ? ? 三、創設舞臺,鼓勵精彩。
? ? ? ? 記得這兩年的國慶節學生的節目表演,雖然沒有真正的舞臺,就是在那么點大的操場上,連漂亮的服裝都沒有,甚至我們都沒有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但短時間內他們自己排練就能舞出自己的精彩。拍成照片的活動場面不知道的都以為是有專業人員設計的,這不管是對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會很自豪。所以不要妄自菲薄,我們提供機會,并當好他們的觀眾,孩子們就會給我們驚喜,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再過兩個多月六年級的畢業典禮就值得期待。
? ? ? ? 四、文明禮貌,純樸可愛。
? ? ? ? 由于學生來自各地,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以及學習成績都有所不同,但我們可以把孩子教育得文明禮貌。如果大多數學生在學校里都能主動自覺地跟任何一位老師打招呼,而老師們都能笑對每一位孩子,那全體師生在學校里的時光都是開心快樂的。老師們對學生欣賞和贊許的目光或者愛撫和友善的動作,都能很大程度地激勵學生,自然能換回純樸的感恩。這種彼此的良好情緒相互傳遞自然也能產生幸福的感受!
? ? ? ? “讓幸福成為教育的不懈追求”對于我們來說也許是膚淺的理解和平淡的實施,但我們可以給自己一點耐心和信心,慢慢就可以花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