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把教育比做滾滾江水,那么各種教育學說流派就是條條溪流。他們或曲折幽深或直流寬廣,或飛流直下或沉入地下,可謂百舸爭流、百花齊放,都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教育,而我們同時又都在被影響或影響著別人。
? ? ? ? 近日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實驗》一書,被其中的某些理念所感悟。書中說“新教育之“新”,實際上是讓教育返璞歸真,回到教育的原點”的觀點和“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觀點,讓我好奇,看后陷入深思。
? ? ? ? 陶行知說: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秦文君說“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這些是不是所謂的教育的原點呢?
? ? ? ? 教育是生活,是行動方式,是促進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教育應為孩子今后能更好的生活提供幫助,學習數理化或體音美都是為達到原點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內容進行教育應是最好的,一味統一模塊化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 ? ? ? 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成長為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 ? ? ? 我也是教師,也是孩子的父親,有個問題深深困惑著我,為什么孩子進幼兒園天天開心,快快樂樂,而到小學初中越來越看不到高興的樣子,反而厭學到失學呢?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幸福快樂嗎?節假日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想去嗎?他們的童年有值的今后回味的東西嗎?有些孩子們的學習充滿了失敗,喪失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和沖動,失去了嘗試成功的勇氣和感恩的情懷,這樣的教育孩子們有快樂和幸福可言嗎?同樣教師幸福嗎?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幸福的教師一定不是少數。這些是什么造成的呢?制度問題?評價機制問題?個人問題?我的真困惑而又迷茫,百思不得其解,偶爾有悟也星星點點。
? ? ? ? 書中說“學校應成為匯聚偉大事物的中心,讓學生在這里遇見美好、發現美好、成為美好”。朱教授的觀點與做法,我們也曾踐行過,比如樂學樂教,比如經典誦讀,比如教師寫反思等,覺得并不“新”,但又是新的。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但又不完全如此。新教育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與原始思想更為切近的生活方式。師生共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說的真好!
? ? ? ? 總有一些什么值得我們敬畏,總有一些什么會讓我們熱淚盈眶!讓我糾結的教育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重讀汪國真《熱愛生命》使我力量倍增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 ? ? 我期待在書中找到答案,以指明方向,我渴望繼續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