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35
卷一·小針解第三
8/8
原文: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俞,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原文譯文對照:
~~~~~~~~~~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
經文所說的“五臟之氣已絕于內”,指在寸口處體現五臟之陰氣的位置上,脈搏極其微弱,切診時很難摸出。如果此時以補刺法,取刺五臟疾病發于體表的病所、與陽經的合穴,又按補刺法進行留針致氣的操作,導致陽氣更加亢甚,則陰氣就更加內陷,這就加重了五臟陰氣之衰竭,患者就陰精耗盡、油盡燈枯而死。臨死時由于陰虛不能生陽,患者無氣以動,所以會非常安靜。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于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俞,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余,故躁。
經文所說的“五臟之氣已絕于外”,指在寸口處體現六腑之陽氣的位置上,脈搏極其微弱,切診時很難摸出。如果此時以補刺法,在四肢的五臟陰經之合穴上取刺,又以留針法補益陰氣,則會導致陰氣更加亢盛,而陽氣更加內陷。陽氣內陷是病情加速惡化之象,也即逆象。加速惡化就會死亡。臨死時患者由于陰陽逆亂、陰氣過剩,而躁動不安。
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
經文之所以說要察看患者的眼睛,是因為五臟之精氣皆向上輸注于目,若是五臟健康,則雙眼必修明清潤、五色在其中各布各位。雙眼明潤的人,聲音也洪亮清晰。
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經文所說的“聲章”,是指當患者病勢有好轉時,其聲音也會較以往變得更加洪亮清晰。
~~~~~~~~~~
老黃歷擇吉,2024.1.24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34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36
推薦:猴子森林35:森林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