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經正義精講61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61
卷二·根結第五
1/18


原文: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發于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于秋冬,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咸絕。


原文譯文對照:

~~~~~~~~~~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

岐伯說: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彼此交感,使寒冷與溫暖的空間區域,在天地之間,發生各自在縱向與橫向上的占位坐標變動、及覆蓋范圍的寬窄度變化。

陰陽之道,孰少孰多?

在不同時間節點上,陰陽二氣,哪個相對偏少?哪個相對偏多?

陰道偶,陽道奇。

無論陰陽如何變動,陰的性質總是符合偶數的特征;陽的性質總是符合奇數的特征。

發于春夏,陰氣少,陽氣多,

天地所各自派生的陰陽二氣,在春夏時節,總是體現出陰氣日漸減少、陽氣日漸增多的特點,這是陰陽二氣季節性變化規律的春夏版本。

陰陽不調,何補何瀉?

針對春夏特點的陰陽不調之外界環境,理當在人體進行怎樣的補刺或泄刺操作,才能使人體克服來自外界環境的影響,保持住其內部氣血的陰陽平衡之狀態呢?

發于秋冬,陽氣少,陰氣多,

天地所各自派生的陰陽二氣,在秋冬時節,總是體現出陽氣日漸減少、陰氣日漸增多的特點,這是陰陽二氣季節性變化規律的秋冬版本。

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

秋季和冬季時,天地之間,陰氣日盛而陽氣日衰。故此,植物的莖和葉都逐漸干枯;濕氣也漸漸從天空的方向往大地的方向回歸。

陰陽相移,何瀉何補?

在外界陰氣和陽氣固有的秋冬季變動前提下,理當如何進行補刺或泄刺操作,才能使人體克服來自外界環境的影響,保持住其內部氣血的陰陽平衡狀態呢?

奇邪離經,不可勝數,

外界環境中,除了陰陽二氣的季節性失調會影響到人體內部的氣血平衡外,還有各種各樣、數不勝數的外界病邪,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侵入人體的經絡系統。

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

由此,如果醫者不懂人體表面各條經絡的起點位置與終點位置所在,就無法對外界病邪展開有針對性的圍追堵截、隔離驅逐、殂擊殲滅和排出體外。位于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就容易被病邪折斷門閂、毀壞門軸、破開門扇,而后大肆侵入。

陰陽大失,不可復取。

此時,五臟六腑門戶被洞開,將導致人體真氣走泄、陰陽之氣雙雙大量損耗,以致氣血雙虛而不再適用針刺法取治體內病邪。

九針之玄,要在終始。

九針運用的奧妙,就基于醫者對人體經絡的起點、終點、走向、分布、彼此之間的銜接關系、經絡與內臟的銜接關系……的了解與熟稔。醫者當根據經絡的表里關系,將病邪從內部經絡驅趕到外部經絡,最終隨汗液、尿液、眼淚、噴嚏、痰液、鼻涕、鼻屎、眼屎、耳屎、頭皮垢、大小便、手足汗垢……等各種人體分泌物,被排出體外。

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咸絕。

因此,如果醫者了解人體各經絡的開端與終結、走向與分布、彼此如何銜接、入臟通路與出體通路……學習針刺之道時,就能聞一知十、據一推萬。如果不懂得以上這些,那就不可能學會用針之道。

~~~~~~~~~~

老黃歷擇吉,2024.2.23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60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62


推薦:猴子森林61:火燒大榕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01卷二·終始第九2/22 原文: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
    老黃歷擇吉閱讀 188評論 0 2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92卷二·官針第七5/6 原文: 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針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
    老黃歷擇吉閱讀 139評論 0 2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06 卷五·寒熱病第二十一 6/6 原文: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
    老黃歷擇吉閱讀 241評論 0 5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09卷二·終始第九10/22 原文: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
    老黃歷擇吉閱讀 156評論 0 2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98 卷五·五邪第二十 3/5 原文: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
    老黃歷擇吉閱讀 167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