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本書 ·——
《學會提問》這本書之所以受到讀者的歡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這本書是作者基于十幾年的提問經驗形成的,向我們傳授了可以應對各種工作及生活場景的“優質提問”的技巧。作者按照提問的種類和特性,把所有提問分為“輕松提問”“沉重提問”“劣質提問”和“優質提問”,通過分析不同的提問模式,循序漸進地揭開通向“優質提問”的有效路徑,幫助我們掌握“優質提問”的技巧,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
——· 關于作者 ·——
粟津恭一郎,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是日本中央大學客座教授,國際教練聯盟認證專業教練。曾在索尼股份公司負責人事、經營戰略等工作。2004年開始擔任高管教練,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大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作為高管教練,他的培訓時長、客戶數量等業績,在日本國內屈指可數。
——· 本書金句 ·——
1.優質提問就是能夠讓回答問題的人不需要思考就樂意回答,并且能夠為回答問題的人帶來新的發現、新的啟發的提問。
2.以提問的方式向成員傳達意思,要比下達命令更容易實現目標,因為任何人都會對單方面的命令感到反感和厭惡。
3.比起好的建議,優質提問更容易成為一生的財富。
4.創造優質提問的有效方法,就是尋找與對方心里已經內化的提問距離相近,卻又像盲點一樣被忽略的要點。
——· 核心內容 ·——
一、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二、提問可以分為輕松提問、劣質提問、沉重提問和優質提問四種類型,其中優質提問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三、把一般提問變為優質提問的三個訣竅以及從零開始創造優質提問的兩個步驟。
一、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在講提問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提問的定義是什么。通常,提問的定義就是“質詢疑問或理由”。優質提問還能夠給被問者帶來新發現,促成新的思考或者行動。利用提問的力量,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提問非常重要。
1.提問可以讓人獲得新發現和自發地采取行動。
作者認為,人的意識是可以被提問控制的,一旦提問發生變化,具體可見的事物也會發生變化。這也就是說,通過提問可以獲得新發現。當我們通過提問獲得新發現的時候,內心會非常高興,而且因為這是自己思考過的事,所以對新發現會有深刻的理解,進而在新發現的基礎上采取的行動也就自然而然成為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們就會自發地采取行動。
2.提問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個人評價,并且讓人與人之間處于對等關系。
提問力的高低,也就是問問題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其實,不光這些總經理、高管對提問敏感,即便是我們這些普通人,也經常會通過別人問問題的水平高低來評價一個人。
大家都知道指示、命令是一種交流手段,一般情況下,都是上級對下級使用的,也就是說這種交流有一個前提,就是雙方有明確而固定的上下級關系。但是,提問不一樣,提問這種交流手段的特征就是:提問者和被問者處于一種對等關系。上級可以向下級提問,下級也可以向上級提問。
3.提問有助于團隊的創建。
在一個團隊里面,尤其是創業團隊里面,當這個團隊需要增進團結、提升士氣的時候,優質的提問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對于組織來說,以提問的方式向成員傳達意思,要比下達命令更容易實現目標,因為任何人都會對單方面的命令感到反感和厭惡。因此,提問有助于團隊的創建,有利于與團隊成員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不知道如何跟員工溝通的管理者來說,提問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二、提問可以分為輕松提問、劣質提問、沉重提問和優質提問四種類型,其中優質提問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提問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作者根據被問者是否愿意回答以及在回答過程中有沒有新的發現這兩個指標把提問分為四種:輕松提問、劣質提問、沉重提問和優質提問。雖然我們都想要優質提問,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學習和培訓,我們就會經常做出輕松提問、沉重提問甚至是劣質提問。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最好對這四種提問都要有所了解。
1.輕松提問。
所謂“輕松提問”,簡單來說,就是“改善與對方關系的提問”。只要是對方容易回答的問題、樂意談論的事、或者慣于談論的事都能成為輕松提問。輕松提問的特征是被問者樂意回答,但是沒有新發現。比如詢問朋友的興趣愛好、喜歡的明星等話題都屬于輕松提問。通過輕松提問,可以收集信息,為下一步“優質提問”打下基礎。最容易成為萬能輕松提問的,就是詢問對方的成功經歷,因為這個問題對方容易回答、樂于回答并且慣于回答。
2.劣質提問。
所謂“劣質提問”,就是會導致提問者與被提問者關系惡化,令被提問者感到不快、悲傷、萎靡的提問。劣質提問的特征是:被問者不愿意回答,并且被問者沒有新發現。比如,沒考慮到與對方的關系,毫無意義地追問對方的私事,把提問者的價值觀或主觀臆斷強加于人的提問,讓被問者萎靡不振的提問都是劣質提問。
3.沉重提問。
所謂沉重提問,就是被問者不愿回答但是可以有新發現的提問。這種提問雖然難聽,但卻往往是被問者取得進步不可或缺的,因而才會出現沉重提問。
因為這種提問是被問者往往不愿意去想、不愿意面對的事情,所以引起被問者新發現的可能性更高。不過這種提問會觸及被問者難以接受的領地,所以確定沉重提問時,一定要在已經和對方建立足夠牢固的關系基礎上,找準恰當的時機進行提問。另外,不要一直使用沉重提問,當人們心情沉重的時候,思考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4.優質提問。
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就是,沒有“對任何人都好使的優質提問”。那什么樣的提問才是優質提問呢?優質提問就是能夠讓回答問題的人不需要思考就樂意回答,并且能夠為回答問題的人帶來新的發現、新的啟發的提問。優質提問的特征就是被問者愿意回答并且可以有新發現。
具體來說,優質提問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詢問一個事物的前提、定義等本質性內容的提問,這類提問經常會使用英語中的“5W1H”作為疑問詞。“5W1H”就是為什么、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人、什么對象和怎樣這6個疑問詞。第二類是詢問有關“未來”怎么樣,而不是“過去”怎么樣的提問。第三類是開放性的提問,而不是封閉性的提問。開放性的提問指的是不以“是或不是”為結束的提問。
三、把一般提問變為優質提問的三個訣竅以及從零開始創造優質提問的兩個步驟。
我們在了解了四種提問方式和特征以后,發現最好的提問就是優質提問了。那我們怎么樣才能做到優質提問呢?作者總結了把一般提問變為優質提問的三個訣竅以及從零開始創造優質提問的兩個步驟,幫助我們輕松實現優質提問。
1.交換言外的信息。
什么是言外的信息呢?言外信息就是除了回答本身之外的聲調、音量、語速、姿勢和表情等信息。其中,最重要的言外信息就是姿勢,因為姿勢最能表現內心的真實情況,比如我們想表現得對對方說的話很感興趣,我們就要有積極傾聽的姿態。除此之外,還要認真分析被問者的言外之意和真正想表達的心情,積極向被問者提供反饋。
2.提問不提建議。
要想把想好的問題變為優質提問,最好不要向被問者提建議,這也是基本的待人方式和姿態。為什么不提建議呢?主要是因為我們給對方提出建議,是不會讓對方產生新發現的,而且提出的建議或許在當時有效,但是如果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未必還會有效。很多時候,建議是不具備可重復性的。因此,比起好的建議,優質提問更容易成為一生的財富。
3.把沉重提問變為優質提問。
當你覺得自己準備提出的問題有些讓對方難以回答的內容時,就要想辦法把對方不愿意回答的問題變為優質提問。
下面,我們來說說當我們不知道該怎么提問時,如何從零開始創造優質提問的方法。這個方法分為兩個步驟,創造優質提問的第一個步驟是,尋找對方的“3V”關鍵詞。
作者認為創造優質提問的有效方法,就是尋找與對方心里已經內化的提問距離相近,卻又像盲點一樣被忽略的要點。簡單點說,就是尋找對方熟悉的領域附近,但是又經常被對方忽略的要點。那我們如何才能找到這個要點呢?我們可以把關注對方的“3V”作為切入點,來尋找這個要點。什么是“3V”呢?“3V”就是理想、價值和詞匯。理想就是一個人希望達到的狀態、真正渴望得到的東西、發自內心想去做的事。價值就是一個人在做判斷時所重視的價值觀。詞匯就是一個人的常用語。我們不難看出,代表理想、價值和詞匯這三個詞的關鍵詞就是對方熟悉的領域,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收集代表“3V”的關鍵詞。
創造優質提問的第二個步驟是,把“3V”關鍵詞與疑問詞組合來創造優質提問。
經過第一個步驟之后,我們已經收集了足夠多的“3V關鍵詞”,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3V關鍵詞”與疑問詞進行組合,創造出優質提問。這里所說的疑問詞,就是英語中的“5W1H”。使用這6個疑問詞的原因就是為了不形成以“是或不是”結束的封閉性提問,從而可以不斷地由一個問題的答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
創造優質提問的具體組合方法是,在這6個疑問詞中,選擇對方不常用的疑問詞,將這些疑問詞與“3V”關鍵詞進行組合,就能創造出優質提問了。在這里,“3V”關鍵詞代表著對方熟悉領域附近的內容,對方不常用的疑問詞代表著對方經常會忽略的要點,這兩者結合起來正好就可以找到對方熟悉的領域附近,但是又經常被對方忽略的要點。
因此,可以說明我們從零開始創造出來的提問就是優質提問。
講述:放公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