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都會準時出現(xiàn),沿著同一條路線,日復一日。有時候一天走兩遍。
走的餓了,會順手在街邊的包子鋪里拿一個包子,或者在賣水果的攤位前拿一個水果,雖然是盡量不讓他拿到,但是他如果拿了,賣包子和水果的的也不會對他太兇。只會無奈的搖一搖頭,嘆一聲氣,唉:可憐的人啊!
只所以說他可憐,是因為明明可以有大好的前途,卻因為不幸的婚姻讓他變成了人們眼里的瘋子。本來是威風凜凜,精明強干的軍官變成了大人孩子口里的傻江。
其實他的名字叫李永江,久而久之就把他的名字忘了,只叫他傻江。據(jù)說以前是個出名的帥哥,部隊征兵他就參了軍,在部隊訓練積極,不怕吃苦,又有點文化,很快就被提干。
在一次外出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一個在河邊洗衣服的姑娘,這個姑娘不慎掉到了水里,是路過的李永江把她救出來。
這故事雖然有點俗,但是,當時真的是這樣。就這樣兩個人日久生情,有了感情,建立了戀愛關系,從此,李永江的幸福和不幸就開始了。
兩個年輕人相愛,女方家里不反對,結婚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于是決定在假期,領著女友回家里,一是見見父母,二是商量結婚的事。可是,當兩個人興高采烈滿心歡喜的到家以后,迎接他們的不是父母笑臉和祝福,而是絕情的冷冰冰的一句:不行!
這兩個字猶如五雷轟頂,一下把他們打懵了。
為什么不同意啊?她人好,心好,將來一定是個好媳婦,會好好的孝敬你們。
不管李永江怎樣請求,他的父母就是不同意,無可奈何的他去請他的親戚們幫忙求情。親戚覺得也是,這么好的女孩干嘛拒絕呢?那女孩確實不錯,長的漂亮,梳兩條又黑又長的辮子,主要是看著就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姑娘。親戚再三追問,到底為什么不同意,說出個理由。
李永江的父母說了,也不是這個女孩不好,第一和她距離比較遠,第二,她是農(nóng)村的,難道這理由還不夠嗎。
這算什么理由啊!只是借口罷了,他們反對有他們的理由。
說服不了父母,兩個人只好失望的離開。想著回到部隊以后和父母再慢慢溝通。
時間過去不久,李永江突然接到父母發(fā)來的電報,就幾個字:見電,速歸。經(jīng)歷過的都知道,這個最嚇人了,沒有大事是不會發(fā)電報的。李永江急忙請假,連夜坐車往家趕。等他回到家一看,傻了。
家里張燈結彩,人人喜氣洋洋,這是誰辦喜事啊!
看到他回來,他父親高興的對他說:我給你說了一門親事,是你王叔的侄女,你們從小認識,我想你會喜歡,就把親事定了,今天成親。李永江說:我不會和她結婚的,我不喜歡她。說完就回了部隊。
你想,他父母能善罷甘休嗎?沒過幾天,就跑到部隊上,要他回家,李永江再三表示不回去,他不承認這個婚姻。可是李永江的父母幾次三番到部隊上鬧,說自己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要求李永江退伍。
就這樣,李永江提前退伍。
沒有辦法的他接受了父母包辦的婚姻。和妻子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幸福可言。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話也越來越少,漸漸的不再和人交流,幾年以后就變成了人們看到的傻江。
在五十年代,父母之命的觀念還根深蒂固,違背父母的意愿就是不孝。
他選擇了孝,可是,從此他把自己的內心與外界隔開,用封閉自己來反抗不幸的婚姻。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坐著的時候,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遠方,偶爾不知道想起什么,嘴角會浮起一絲淺笑。大多時候是在走,我想,他是在尋找吧!尋找著通往幸福的路。
他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走的,等到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人已經(jīng)僵硬。不過看的出來,他沒有痛苦,他可能早就盼著這一天。
心不再煎熬,終于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