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新茶上市,正是一嘗的時候。在屯溪待了三年,可偏著每年都沒買到好茶。究其原因,不知是自己太傻,還是店里深通為商之道。
?徽州,山青水澈,土壤多為黃色或是紅色,加之氣候溫和多雨,十分適宜茶樹生長。這里的茶樹大都種在低丘之上,在許多公路邊上,都能看見遍布的樹,有的是大片大片種植,而有的則是零零散散的,這一斜坡,那一小丘之上,更甚有在農家菜園旁隨意的插上兩三棵,也不知道是作為觀賞還是自種自喝?說其是樹,倒不如說是綠繡球,不及人高,遠遠看去,真是一棵放大了的西蘭花!
?兩次買茶經歷皆是在屯溪老街。老街離學校較近,經常是散步著到了。倒是也聽人家說買茶去茶城呀,那是個專門賣茶的地方,轉悠過兩三次,雖然茶鋪一家挨著一家,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
?初次買茶不說也罷,新來乍到,不懂行情難免碰壁。這年又到清明時節,小雨接連不斷,總算等到天晴了。走在老街石板路上,隱約能聞到淡淡茶香。店家大都在門口放一個鍋,炒茶用的,人多的時候,便開始親自炒茶,寬厚的手掌在鍋里翻幾下,抓一小把茶葉揉搓著,如此反復,為的給旁人看看,我家的茶,手工炒制,更顯真心吶!只是這真心沿街都有,也不稀奇了。
?進店之后,店內設一茶幾,古風古韻的,其實在我看來也就是個大木頭樁子罷了,是我不解風情了罷。木樁上面放著各種類型的茶和沖泡的茶具,文雅的很。若你想喝什么,讓店家直接沖泡便可。
?逛了一圈,打探了價格,挑了一家熱鬧的進去,在店里東瞅一瞅西看一看,店家也不來招呼我們,想必看我們學生模樣,買不了多少不賣也罷,真是可氣!轉而出來進了第二家,這家店主熱情的很,介紹好幾種茶給我們,還要泡給我們喝,待到一問價格,嚇死個人,比旁人家貴了好幾倍,真是不敢多留,匆匆逃了出來。
?又轉了一會,也乏了,看見門口有炒茶的,便走了進去。這次問了幾種茶的價格,覺得還不錯,才繼續留下來,交談中,意外得知店家是方占老鄉,她是樅陽的,不自覺增添了幾分好感。店家非是讓我們坐下小飲一杯,我和方占本是門外漢,買茶也是因為喝水沒意思,其實是品不出好壞的,奈何店主盛情難卻。我們裝模作樣的抿了兩口,味道清新,爽快的買了。至于買的是什么茶,記不清了,方占買的是我們品嘗過的綠茶,味道如嘗,但是兩泡之后淡出鳥來。我買的紅茶更過分,有股子醬菜味,定是給了我陳茶,惹人生氣,全扔了!
?我總覺得買茶經歷是糟糕的,可現如今寫了下來,心情竟豁然開朗了。美玉無瑕固然令人羨慕,而白圭之玷尚可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