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的暑假,我孤身一人帶著我的公爵600踏上了騎行川藏線的旅途,兩個月后當身邊的人問我有何感悟時,我思量許久,坦白地說僅僅一個月的騎行未必給身體體能上帶來多大的改觀,要說自己的靈魂被拉薩神圣的風景給洗禮了,這肯定是在扯,真的告訴大家在這段路上經歷了許多事,其實也就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似乎這趟旅行帶給我的只有一身的西藏黑而已。但我想在這段路上,我學會的最多的無疑就是放棄。
? ?我其實是一個比較冷靜的人,但在出發前準備行李時還是犯了糊涂,本來對自己強調了好幾遍輕裝上陣,但真的開始時,聽說高原上容易缺氧,那么一盒紅景天,一盒感冒藥必不可少吧,還要再買一罐氧氣瓶,看攻略上講這個季節很有可能會下雨或晴天突變,那么至少要準備一套厚的分體式雨衣和一件薄的雨衣,之后是鞋的準備,一雙塑料拖鞋,兩雙徒步鞋一洗一換,之后是衣服,車的備件,能量膠。。。。。。
? ?老實說,我準備的每一樣東西都可能會用到,而且
可能會極為有用,然而開始騎行的第一天,才會真正意識到我準備了足夠充分的物品,而我的身體卻不夠充分的困境。當然,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幾乎在青旅的大多數人都面對著這樣的困境,這個時候才會發現放棄是多么難的一件事,萬一明天我就要用到這件物品,卻在今天放棄了怎么辦?體力越差的人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越是艱難。直到第三天,青旅老板給了我們一個折中的方案——將包提前托運到第二天的旅店,人再帶上旅途必要的物品輕裝上陣。
? ?當天晚上,坐在青旅的床上,我將所有物品一分為二,看著床上放的物品我茅塞頓開,其實通過兩天的騎行,在我的心中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無用的早已經有了定論。如果你有幸踏上318的旅途,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從情商哥的東升竹莊開始,所有你停留的地方都會多出一雙雙人字拖,每逢上山的拐口,路邊的排水溝中就會看見一罐罐沒有使用過的氧氣瓶(當然這的確屬于不文明的情況)。
? ? 騎完318之后再來看貝爺的荒野求生,這時候才會明白貝爺為什么每次節目僅僅只會帶一把小刀,一塊打火石。這當然是有突出節目效果的功效,但更多的是在無數次放棄后的一種自信。
? ?我放棄了更厚實的衣服,只是因為我相信我的身體可以抵御未來路上的一切風寒,我拋下了紅景天,氧氣瓶,我相信從這一刻我已適應了高原,無懼于一切挑戰。我想,騎完川藏線的人總會顯得自信許多,這固然是源于對高原挑戰成功后的自信,但更多的是對自身內心的拷問,有什么東西我可以放棄?有什么東西我不能放棄?
? ? 后來,當我到達拉薩的時候,從成都出發時準備的三個大包僅剩下了兩個,其中有一個包中還放著一塊我從海子拉山埡口處撿的石頭,石頭很普通,只是我很喜歡罷了。。。。。。學會放棄,當然不僅僅是學會放棄負擔,有時也要學會放棄理想,老實說,踏上徒步川藏線或是騎行川藏線的人在他所處的圈子中一定是一個體力充沛且充滿意志力的人,否則也不可能選擇這么自虐的活動。每一次停留在青旅,我見識過每天下午三點早早就完成一天計劃停在青旅休息的人,也見過每天十點以后被青旅老板用五菱宏光連人帶車接回來的人。老實說剛開始我還是對那些落后者有些偏見的,直到我遇見了磊哥,每次他坐著小車來到旅館時必說的口頭禪就是“年輕人,你經歷過絕望嗎?你見過下午五點后下過的兩場的冰雹嗎?”我當時還沉迷于每次趕路的慣性中,卻怎么也想不通一個善于放棄的人,怎么會享受到超過我們的快樂?后來的某一天,當得知那段路沒有包車,磊哥就這樣吃力的趕上了我們,這才意識到人生哪有那么輕易的放棄,學會放棄,不過是因為其他的地方有個更好的選擇罷了。
? ? 說起來,在那條路上輕易放棄的事又何嘗少過,例如“早上起床看見下雨,立刻放棄一天的騎行計劃,理由是可以接受在雨中騎行,但無法一開始就騎在雨中”的騎友,例如在芒康路段被大雨沖毀時立刻放棄57318的蓋章紀念而改道,又例如為了趕路而放棄爬上夢寐以求記憶中的冰川。。。。。。
因為在路上堅持的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最終夢想,所以才可以那么輕易的放棄一些幻想,但這樣的人卻是許多人眼中堅持的典范。。。。。。
? ? 忽然想到了一首足以詮釋這種心境的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