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31歲的北極熊Arturo離開了這個世界。阿根廷動物園表示,他是年老體弱,自然死亡。但許多動物保護者卻認為,他之所以死,完全是因為缺乏最基本的生存環境。他一直生活在失去自由的環境中,悲傷度日,甚至患上抑郁癥,仿佛死亡對他來說才是一種解脫。
其實,早在兩年前,人們就向阿根廷總統,發起過“freeArturo”的請愿,動物保護組織的人也希望能將他送到氣溫適宜的加拿大,自由自在去享受冰天雪地。
但盡管有超過50萬人在請愿書上簽名,阿根廷政府還是拒絕釋放Arturo,最終導致了這個悲劇的發生。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以為所謂的愛就是給他最好的食物,關在最好的籠子,過最好的生活,卻不知,他所期望的,并不是最好的生活,而是自由的呼吸。
小時候爺爺養了一只八哥,是一只特別聰明的八哥,喜歡模仿我們說話。
每天早起,爺爺就將八哥放在院子里,然后,吩咐我們出去買早飯。每到這個時候,八哥總是會生動地說一句,買油條買油條,我們就會哈哈大笑,八哥連爺爺最愛吃的東西都知道了呢!
爺爺特別喜歡那只八哥,每天都要帶著它出去遛遛,所以我們鄰居就常常看見我爺爺拿著一個鳥籠子在散步。
包括爺爺打麻將的時候,也少不了八哥在旁邊助威,“老爺子贏啦!老爺子贏啦!”
我們一直都覺得他倆之間感情很深,所以偶爾會跟爺爺開玩笑說,就算我們將八哥從籠子里放出來,八哥也肯定會飛回爺爺的屋子里的,那才是它的家啊。
但每當我們這么說的時候,爺爺總是虎著一張臉,很不開心的樣子。
我不明白,難道成為八哥的家不好嗎?
后來,媽媽跟我說,原來那只八哥在一開始被買來時,曾試圖飛走,并且差點成功了。最后還是因為被風箏纏住,才被爺爺及時抓了回來。所以爺爺特別害怕他再次飛走。
怪不得,每次爺爺看見我們把八哥拿出來遛,就很生氣。哪怕我們只是將籠子門開了一個縫,他會把我們臭罵一頓。媽媽說,自從奶奶走后,爺爺就一直與那只八哥相依為命。
我想,對爺爺來說,那只八哥就是他心靈的寄托吧。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連孫子都該上學去了,寂寞的院子里只有八哥不停地說著話,就好像那些年,奶奶不停的念叨聲。
但往往怕什么來什么,就在我13歲的時候,有一次,籠子里的一顆螺絲釘松了,爺爺散步的時候走著走著發現知子歪了,然后,八哥從縫隙中,就這么飛走了。
從此沒有再回來。
有好長一段時間,爺爺都一蹶不振。他常常失魂落魄地坐在院子里,一會兒看看天,一會兒又看看那個空蕩蕩的籠子,然后發呆。
我們曾幻想過,如果那只八哥真的有靈性的話,他會回到爺爺的身邊。
但直到爺爺去世,都只有那個空蕩蕩的籠子陪著他。
我曾經特別喜歡那只八哥。但他飛走之后,我卻發現,在我的內心深處,我隱隱的有點怪他。他和我們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了,與爺爺更是形影不離。可是,他卻頭也不回地尋找他的自由去了。
難道我們對他這么多的關愛,曾一起有過的,這么多的開心,都比不上他眼中的自由嗎?爺爺臨終前都在惦記他,反復叮囑我們如果她有一天飛回來了,一定要把它好好的關起來,然后給他吃最好的糧食。可是他呢?就像一個無情的負心漢,狠心地離去了。
那時候我想,怪不得有這么多人喜歡養狗而不喜歡養貓或者其他的小動物。
因為狗對人的感情最深,他不會輕易地離我們而去。哪怕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他們,他們也總是默默的跟在我們的身后。
曾感動過無數人的忠犬八公,當它的主人離開了這個人世,他卻始終不愿另謀其主,默默地守在那個車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幻想中看到主人再次走向了他,于是,它歡快的走向了死亡。
而我們對那只八哥這樣好,卻換不來他的一心一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看了這許多,經歷了這許多之后,我漸漸地發現,我好像能夠“原諒”那只八哥了。
徐志摩曾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我們剝奪了他的自由,卻奢望他對我們滿懷感激。
我們自以為是的對他好,卻不明白那對他來說只是一種禁錮。
其實這對于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很多情侶談戀愛之后喜歡膩在一起,完全不給對方自由可言。
更有許多女生,錯誤地將自由,當成是不安全感的來源。
但事實是,要離去的終究要離去,強扭的瓜不甜,而強留的人或物,不幸福。
那只從小失去自由的北極熊,最終在抑郁中孤獨的死去。
而爺爺的八哥,最終獲得了自由。我愿意相信,他一定快活地度過了許多年。
我曾經覺得失去這只八哥特別可惜。但后來意識到,我們從未給過它自由,那一次,他飛走了沒有再回來,也許是比較好的結局吧,總好過,成為悲傷的八哥。
最好的“為你好”,不是說stay,而是let? it?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