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使命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
◆
這幾年有個喊得特別火的口號:正能量,在路上。學校社團活動在喊,公司年終聚會在喊,賽場上體育競技在喊,景點旅游團體在喊,全國上下都在喊,幾乎取代了“茄子”,成為新時期照相必喊的口號。
確實,這句話喊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充滿正能量。但喊著喊著,不禁會讓人思考,正能量為什么在路上?言下之意就是為什么在路上這個狀態會找到正能量?
在中國喊了好多年的口號,被哈佛大學一個叫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的教授一語道破:“人類的最美好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的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也就是在追求人生意義的路上,才是最有正能量的時候。而不是在追尋的起點、亦不是在追尋的終點。最美不過旅途美,正能量只在路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路上找到正能量。大多數的人只知道一味地沖向終點,而忽略了沿途的風景,等到達終點,在短暫的喜悅之后,便又歸于平靜,甚至歸于苦惱,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該去向何處。生活中這樣的現象處處都是:
▍有寒窗十年,榮登金榜的大學生,到了學校,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在彷徨中、在迷茫中、在無奈中沉迷于寢室的游戲世界、陷履于酒桌的觥斛交錯。
▍有苦心經營,艱苦創業,終于獲得巨大財富的成功商人,然而卻遭受家庭破碎、抑郁苦悶、郁郁寡歡的苦難,成為了一個金錢上的富人,精神上的窮人。
▍有滿世界浪漫只為你,滿世界風景都是你,歷經考驗,最終走到了一起的戀人,最后分道揚鑣,從此是路人,不問寒與暖。
◆
美國前衛生教育與福利部秘書長約翰·加德納說過,“無論是在山谷還是在山巔,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分離攀登,而不是放縱享樂”。然而,如何才能做到關注過程,關注沿途,關注腳下呢?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如何才能保持幸福呢?
泰勒·本—沙哈爾在其《幸福的方法》一書中給出了問題的答案。這本書出自于泰勒教授在其最受哈佛學生歡迎的公開課《積極心理學》課上的講授精華內容。這本書沒有大多數激勵類書籍“承諾多,實效少”的通病,全書滿滿的干貨,滿滿的實踐證明。與其說它是一本心理勵志類書籍,倒不如說它是一本實用工具書。
大家也都有過這樣的幸福時刻:考試得了高分、拿到了駕照、通過了四六級考試、中了大獎、迎來升職和加薪等等。然而,這樣的幸福高興地時刻并不能持續太久,可能只是高興兩三天。時間長了,那種幸福的時刻便漸漸消失了,便又回到了正常的情緒當中。
除此之外,大家也都體驗過這樣不幸福的時刻:考試失利、丟失錢包、與人發生爭執、感情失利等等。然而,這樣不幸悲傷的時刻也沒有持續太久,可能也只是幾天的功夫,那種難過、傷心、痛苦的體驗也逐漸消失了,也回到了正常的情緒當中。也就是說,我們時而幸福,時而不幸福,但最終還是歸于一個固定的刻度。這個刻度就是作者書中提到的幸福的深度。
◆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理控制系統,核心類似于溫度表的內在裝置,其功能就是測量以及控制我們的幸福指數。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儀器的設定天生不會有太大改變。例如,我們周圍有天生樂觀派,也有天生悲觀派。我們過高或者過低的偏差都會很快地被修復,使我們恢復平常的狀態。即無論情緒好壞,幸福的深度都不會發生改變。幸福的高潮,不幸的低谷,之后很快就會回到之前的狀態。
這令我想起了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其《岳陽樓記》中的一句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仿佛千年之前,他就已經參透了幸福的密碼和規律,清楚地知道人生就是在喜與悲中起伏更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把精力放在無謂的喜與悲之中,而是關注自身,關注幸福的深度,努力提高這個決定人生幸福指數的刻度,只有這樣,才可觀人生榮辱,處幸福不驚。
◆
在書中泰勒教授強調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不是金錢、權力和名聲等。并且幸福并不是一個終點,不是一個我們一旦達到就停止追求的目標,而是需要長期追求、永不間斷的過程。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沒有最幸福,只有更幸福。
泰勒教授將人類比作漢堡,分為四種類型:
“享樂主義型”漢堡。(及時行樂,逃避痛苦,出賣未來幸福)
“忙碌奔波型”漢堡。(只追求未來的快樂,承受著現在的痛苦)
“虛無主義型”漢堡。(既不享受眼前所有,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望)
“感悟幸福型”漢堡。(享受當下的事,通過當下的行為,擁有更滿意的未來)
“享樂主義型”是現在的奴隸,“忙碌奔波型”是未來的奴隸,“虛無主義型”是過去的奴隸。然而真正能夠幸福的卻只有“感悟幸福型”漢堡,實現了眼前和未來幸福的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感悟幸福型”漢堡,如何才能增加人生幸福的深度呢?泰勒教授為我們給出了以下措施:
設定自我和諧的目標。正如前面所提到,人生的幸福在追求生命意義的路上。和諧有兩層意思:一個是這種目標必須對我們具有深層次意義并且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另一個則是這種目標我們實施起來不至于太難。
養成好習慣。例如,每周運動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鐘,每個月看兩場電影,與伴侶每個周末出去約會,每周讀一本有趣的讀物等。
表達感恩。每天記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這些事可大可小。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會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會把他們當做理所當然。
制定學習計劃。包括個人成長和專業成長。在每類學習中,用心地去尋找快樂和意義,將計劃規律化、習慣化。
◆
▍一首小詩總結全書內容:
你總說
幸福就在遠方
其實幸福
一直就在腳下
要知道
遠方的幸福
比遠方更遙遠
你總說
抓不住幸福
其實幸福
就在那里
不增也不減
幸福的閃電
告訴你說
要學會喂馬的計劃
和砍柴的目標
要學會擁抱大海的感恩
和守護花開的堅持
最后
王書叔說
讀書真的
能讓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