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訓練營學習之前,完全不知道DISC是什么,通過訓練營的學習,才對DISC有了深入的認識。
一. DISC有三個前提假設:
1. 每個人身上都有DISC,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2. DISC是四種行為風格,它們不是優點,也不是缺點,而是不同特點的體現
3. DISC是可以調整和改變的
二. DISC 是什么?
D:屬于支配型,這種行為風格關注事情,做事會比較比較快,目標明確。
I :屬于影響型,這種行為風格關注人,做事情比較快,善于調動氣氛,比較風趣幽默。
S:屬于支持型,這種行為風格關注人,做事情比較慢,樂于助人,善于傾聽。
C:屬于思考型,這種行為風格關注事,做事情會比較慢,想得比較全面,謹慎,追求卓越。
三. 學習DISC初感受
對我們性格行為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還有一些其他的工具等等。這些不同的工具,它的假設是不一樣的,對應的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而現在所學習的DISC是經過長期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種對我們性格測試的一種工具方法。通過這個工具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但是卻不是貼標簽,我們會全方位的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一些行為背后所隱藏的東西,進而去做一些調整,而面對不同的人或是環境,我們所顯示出來的性格特性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之前所說到的DISC是可以改變和調整的。
俗話說我們只有正確的了解自己才能夠正確的評估自己,而正確的評估自己才能發揮我們最大的優勢。所以DISC這樣的工具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我們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所以我們需要更專業的去學習,更深的去挖掘自己各種隱藏的潛能。
在工作中,要學會結構分析,先用理性思考,再用感性溝通,這樣會讓自己在工作中更游刃有余。
凡事必有4種解決方案,多思考多分析,不鉆牛角尖。事情總能以最好的方式解決。
這次學習讓我自己在工作中處理事情有意識的的在訓練結構性思考,事情處理起來也更有條理和效率了。年底了,工作繁忙,學習了訓練還不是太多,但是覺得參加這次訓練營特別值得,李海峰老師講課很有趣,去參加了昆明的同學會,感覺很棒,認識了很優秀的一群小伙伴,未來一年深耕DISC,提高自己的人際敏感度。
最后,非常感謝貓叔提供的“剽悍江湖訪學計劃”,很受益,大愛貓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