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路上,我一直想著他們的故事。
他們是普通的媽媽、是漂亮的主播、是積極的創業者;他們是正在努力探索人生全新意義的一群人;有人剛剛起步,而有人已在路上。
但他們在剛才那場活動上,分享了同一主題:如何在人生重要路口做出選擇?
這的確是一個有趣的主題,因為我的手機屏幕上正彈出一條類似的文章“陪讀媽媽回流季”(見今日次條)。文首就提到:“每年的六月,是一個決定人生走向的時刻”。
看,這又是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
選擇,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法避免的主題。即使你不去主動選擇,也會被動地卷入到別人的選擇里。
那么,怎樣才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呢?如何選擇才不會后悔呢?
先從他們的故事說起吧。
1 /
她,是一位普通的媽媽。
是的,就和你在路上見到的那些媽媽們相似,微胖的身形,敦厚的笑容;但若仔細瞧,她的五官秀麗,想必也曾是嬌美如花。
幾年前她還在國內從事優渥工作的時候,她面臨了一個選擇:和孩子留在國內,還是陪丈夫來到海外?而她選擇了全家一起來這個陌生的國度。
也是這個選擇,讓她再無暇去養護美好的外形了。
生活完全變成另外一種樣子,有太多的事情要應對...她與很多海外陪讀媽媽一樣,一切需要從頭開始。海外政府的種種限制,讓這位擁有高等學歷和多年工作經驗的女性,只能從事最基礎的華語教育工作。
但她用自己的樂觀,頑強地迎接新生活的種種挑戰。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做志愿者,這樣就能爭取認識更多的人;遇見大神就努力抱大腿,這樣就能擁有更多的機會;盡管工作中別人總是把雜活扔給她做,她仍然全心全意應對,還笑稱那些人都是大神,自己只是一名屌絲而已...
如果問她,來到海外后悔嗎?她會笑著說,自己在朋友圈里展示的生活又高大上又開心,每天都是藍天白云,還有各種外國人,別人羨慕嫉妒恨還來不及呢?
是啊,你覺得她的選擇是錯誤的,但卻不知,有很多人正在羨慕她,因為她正努力把她的選擇,變成美好的生活。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如果當初的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即使時光倒流回到當初,你仍然會做出那個決定——那么,它就是一個無悔的選擇。
但你不能保證選擇后的結果,它可能通向好的出路,也可能通向壞的結局。如果是后者,你就要沮喪自己曾經做出了一個愚蠢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的,那個普通的媽媽不是正在告訴你,你應該做的,就是把做出的選擇變成最好的那一個。
2/
她,是一個漂亮的女主播。
她現在一家新加坡非常有影響力的傳媒集團,在新加坡最多人觀看的本土華語頻道主播節目;看上去一切似乎很完美,殊不知畢業時她從未考慮來新加坡,現在的一切只是一次無心插柳的選擇。
畢業季,和很多傳媒大學生一樣,她奔波在各種電視臺的招聘中,并最終拿到了多個心儀的offer。當然,糾結也開始了。
A選項,是北方一家影視集團,承諾為她量身定制一檔節目,可以說是很多新人夢寐已求的機會;但同時,生長在江南水鄉的她需要遠離家人,去遙遠的北方開始新生活。
B選項,是南方一家知名的傳媒公司,離她的家很近,她可以經常回家探望父母;但是,她需要從最底層的職位做起,像其他的電視臺員工一樣,一年一年熬下去,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做電視臺主播的夢想。
A,還是B?選擇太艱難,她無法決定,因為每一個選擇都意味著割舍。
當她坐在火車上,仰望遠方,不知道何去何從之時,一條短信突然跳出在手機屏幕上,那是來自一家海外傳媒集團的訊息,問她為什么一直沒有給答復。
那一刻,靈光乍現,這個她從沒認真考慮過的選擇,居然成了當下最好的選擇。就這樣,她來到了新加坡,成為了新傳媒8頻道的主播。
當她回首這段往事時,才發現當時自己跳進了選擇陷阱之中,只看到眼前的選擇機會,卻忽略了其他的選擇可能;這,也是很多人經常犯的錯誤。
關于選擇,有一本書叫《決斷力》,它提到阻止有效決策的四大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拓寬選擇空間,避免狹隘思維。當你發現眼前似乎只有“是”和“否”的兩種選擇時,你的腦子里應該響起警鈴!因為當我們處于選擇的高壓之下,大腦只會搜集我們偏愛的直覺信息,而把其他有效信息過濾掉。
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暫時放下選擇,讓大腦回歸平靜狀態。也許僅僅是離開當下環境,進行一次短途旅行。當你放松下來的時候,你的大腦將重新開始有效運轉,而一些意向不到的選擇方式,也將重新進入你的視線。
當你左右猶豫,無法抉擇時,不妨想想這個主播遭遇到的選擇陷阱,也許你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呢。
?3 /
她,是一名剛起步的創業者。
當她沉默的時候,你可能以為只是個氣質溫婉的女生,但絕對無法想到,她曾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生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生物學碩士,現在卻拋棄別人羨慕的理工科背景,創立了一家獨立攝影工作室。
曾經一度她覺得自己選錯了專業。
看似漂亮的學歷背后,是不為人所知的艱辛。她并沒有那么喜愛生物學,只是因為這是新加坡的熱門學科,有可能帶來良好的就業機會。但當她真正專修這門專業的時候,痛苦才開始來臨。
因為不愛,她無法迫使自己做到最好;因為不夠好,她總是自卑地低著頭,匆匆來往在課堂和寢室之間。
在她默默忍受這些痛苦的時候,攝影給了她勇氣和自信,她的攝影作品在網絡上獲得很多人的喜歡;終于,她決定糾正曾經的錯誤,去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她和閨蜜一起合伙開創了攝影工作室。
雖然,當興趣變成職業的時候,她發現一切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有太多瑣碎的事情要處理;但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給了她勇氣去堅持。
她借著工作室的名義,同時做著其他有意思的活動,比如茶話會,花聚等,把很多有趣的人聚在工作室的活動中,也讓更多有趣的人彼此認識。
如今她覺得,經歷的一切都值得感恩。即使她曾認為自己選擇錯誤,并因此痛苦無比,但如今,那些經歷都化作了生命的沉淀,融進她所拍攝的每一部攝影作品里。
也正是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成就了今天的她。
◆ ◆ ◆
看完她們的故事,你是否重新開始問自己這個問題:究竟如何選擇才不會后悔?
我們都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我們都渴望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但即使當初左右衡量、再三思考后做出了決定,依舊無法保證接下來的一切如我們所愿。
正如她們,有的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有的跳進了思維陷阱,而有的選擇后發現生活沒有比以前更美好。
然而,當時當刻,在她們走到臺前,和眾人分享這些故事的那一刻,只意味著一件事情,就是:她們對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
關于選擇方式,還有很多人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有人說,當你有選擇時,選擇比努力重要,而當你沒有選擇時,努力才是唯一的變數;有人說,小的事情在選擇時可以遵循理性,但大的事情則應遵循感性;也有人說,無法選擇的時候,你就等一等,也許有更好的選擇在后面。
然而,我卻從這些人的故事里讀到了一件事請,那就是:“遵循自己的心意,去做出選擇,方能無怨無悔”。
因為無論怎樣衡量,你選擇A的時候,就只能舍棄了B、C、D...等,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
想要將選擇后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就必須遵循內心的意愿;若是違背本意,去做出一個別人認可的選擇,你即使因此擁有了人人羨慕的資源,也不見得會珍惜和感恩,因為你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喜悅。
選擇的時候,聽再多別人的意見,最終做出選擇的仍然是你自己。
如果你一時無法看清內心,那么給自己一段放松的時間,回想長期以來自己一直在追求什么,在堅持什么,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遵循內心做出選擇。
而一旦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再左右顧慮了。無論你選得好,抑或不好,接下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把選擇,變成最好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