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的大孝,其孝之大,能讓全天下都父慈子孝。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舜進事親之道而瞽瞍?(zhi)豫,瞽瞍?豫而天下化,瞽瞍?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同“致”,豫,快樂,?豫,變得高興了。
天下人都悅服而歸順自己,成為君主,這是非常的遭際,絕盛的事業,而處之泰然,略不動心,視如草芥一般,自古以來,只有舜能如此。為什么呢?因為他遭遇家庭人倫之變,有一個頑劣的父親,這父親,甚至和后母,以及后母所生的弟弟一起合謀,幾次要殺害他。舜沒有仇恨父母和弟弟,而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不能修得自己的孝行,于人道上有虧,不能得父母的歡心,何以為人?何以為子?又何以能治天下,讓全天下的家庭,都和順相愛呢?
所以舜孜孜汲汲以全盡事親的道理,凡職分應當及用情委屈的去處,無有毫發之不盡。瞽瞍雖然頑劣,也為他的誠意感化,變得歡喜悅樂。
像瞽瞍這樣要殺害兒子的父親,都去孝敬,而且能感化而變得喜悅和睦,那全天下做兒子的人,就知道沒有不可孝敬的父親,沒有什么樣糟糕的家庭不可以變得和睦,全在于你自己怎么做。對自己的父親再不滿,和瞽瞍比比,父親也比瞽瞍強多了。而自己對父親的孝敬呢,又遠遠沒有達到舜的程度。所以都勉力去盡孝。于是全天下都感化了。
天下的兒子們都孝敬,天下的父親們都慈愛,子孝父慈,各自其所,莫不安于其位,人人各盡本分,父子之倫常大定了,天下也大定。這就是舜的大孝,其孝之大,能讓全天下都父慈子孝。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我的孟子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中華書局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中國華僑出版社
孟子正義,焦循,中華書局
孟子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