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
? ? ? 晚上好~為今天有點遲的課程內(nèi)容抱歉。
? ? ? 今天我們的課程主題是《魔術(shù)師威利》,借由這本繪本我們來談?wù)撨\動和游戲。上一節(jié)課我們以繪本《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了解了人的身體,這學期孩子們希望還有一次外出課程(因為上一次外出柏睿沒能去,昊宸也沒能和我們一起做公交車),所以今天我們討論運動和游戲,一是和我們上一次身體主題課程相關(guān)聯(lián),二是為我們可能會有的出游活動做準備——準備一些適合在戶外玩的游戲或體育項目。基于以上的兩點的考慮,我們今天的課程有以下三個目標:
1.主題課程目標:知道“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和生命有影響”;
2.閱讀目標:在繪本共讀環(huán)節(jié)能夠進行問題互動與話題討論;
3.表達目標:介紹“我喜歡的體育項目或游戲”。
自主時間:10分鐘的自主時間,讓孩子漸漸進入課程狀態(tài),和老師和小伙伴進行互動。
閱讀熱身:20分鐘共讀繪本,使用思考工具幫助孩子理解文本進行思考,同時導(dǎo)入主題課程。
? ? ? 今天我們選用的繪本是《格利佛游記》(有刪改),當老師問到“游記”是什么的時候,瑞鑫馬上想到了《西游記》。《格列佛游記》講的是格列佛船長來到大人國和小人國的故事。
? ? ? 故事結(jié)束后,我們依然使用問題象限工具來和孩子聊一聊文本中和文本外的故事。
? ? ? 在這次的討論中,問題“你愿意生活在大人國、小人國還是不大不小人國”引發(fā)了孩子們討論的高潮。
? ? ? 晞晞:我不要去小人國,如果我去了小人國我就會被人踩死。
? ? ? 老師:晞晞的回答讓我想到了一個關(guān)鍵點,我要補充一點是‘我們的身體是不會變的’,就是你去了小人國你并不會變小,反而和他們比起來你會成為巨人,就像格利佛一樣。
? ? ? 昊宸:老師,我要在不大不小人國。
? ? ? 老師:為什么呢?
? ? ? 昊宸:因為那里沒有我的朋友,這里才有我的朋友們。
? ? ? 老師:哇~這是很棒的思考,昊宸想要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 ? ? 昊宸:還有,如果我去小人國我就進不去,我去大人國我就不能開車了。
? ? ? 老師:是的,因為我們剛才說了我們的身體是不會變的,如果你去了小人國他們的房子都太小了你根本就進不去,如果你去大人國,他們的車子太大了,你就開不了了對吧~
? ? ? 昊宸:是的。
? ? ? 老師:昊宸考慮的很周全啊~
? ? ? 瑞鑫:我要去大人國。
? ? ? 老師:你為什么想要去大人國呢瑞鑫?
? ? ? 瑞鑫好像沒有想清楚理由,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想去大人國。
? ? ? 老師:我們可以來想想大人國會有什么?有像大象那么大的老鼠,有堆成山的食物。
? ? ? 瑞鑫:那里有堆成山的食物,我去了就可以嗷~嗷~嗷~嗷~
? ? ? 老師:這樣,原來你是想要去吃東西啊!秋天想去哪個國家呢?
? ? ? 秋天:小人國。
? ? ? 晞晞聽到秋天說小人國,提醒秋天:欸,我們的身體是不會變的。
? ? ? 秋天:我去小人國,然后呢我就變成他們的巨人了。
? ? ? 老師:秋天想要享受一下當巨人的感覺~
? ? ? 老師:下一個問題,一個人的身體大小會對他有什么影響呢?
? ? ? 昊宸:很高就變成長頸鹿了。
? ? ? 老師:長頸鹿很高,但很高的人應(yīng)該不會變成長頸鹿吧~
? ? ? 孩子們可能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他們無法想象長得很高或者很矮會是什么感受。于是孩子們輪流爬上桌子,第二次再爬上桌子上的椅子,感受長得高的感覺。
? ? ? 每次在閱讀熱身的環(huán)節(jié)我們都會討論一些比較具有哲思的問題。就比如今天我們討論“你想生活在哪個國家”,其實是在和孩子討論人的力量對比——你愿意做一個力量強大的人還是一個力量弱小的人,引發(fā)孩子去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力量不同會有什么影響。再比如我們討論“身體大小對人的影響”,因為現(xiàn)實中孩子們就是會面臨有的人長得高有的人長得矮的情況,面對這種可能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也可能發(fā)生在周圍人身上的事情,我們該怎么樣面對呢?不過,哲思問題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有答案,它的目的只是觸動孩子去思考或者去關(guān)注。
主題課程:30分鐘的主題課程,通過繪本和話題討論運動對我們的影響。
? ? ? 今天的主題繪本是《魔法師威利》,故事中的威利熱愛足球運動卻因為沒有一雙足球鞋,讓其他隊員對他冷漠,直到他得到了一雙舊球鞋,這雙鞋使威利獲得了自信,成為了球場明星。
? ? ? 在故事分享結(jié)束后,我們只討論一個問題:運動為威利帶來了什么呢?
? ? ? 瑞鑫說:帶來了歡樂,因為他能踢球就很開心。
? ? ? 晞晞?wù)f:帶來了健康。
聊一個小話題:孩子畫畫是為了畫得像嗎?
? ? ? 在今天的課前自由活動時間,我向孩子們介紹繪本《體育全知道》,向孩子們劇透“在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如果你不了解這項運動的規(guī)則,或者你想不出體育項目可以參考這本書”,于是到了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秋天和晞晞就把這本書拿到面前,模仿著畫出了羽毛球小人。
? ? ? 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的時候,我說:秋天和晞晞,你們要不要試著把書本合上,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畫呢?
? ? ? 秋天說:F老師說畫畫就是要模仿,畫得像才可以啊~
? ? ? 我說:我不認可F老師的這個觀點。我們畫畫是為了表達自己,如果每個人都是在模仿那直接把書拿去復(fù)印就好了,這樣效率更高吧。而且哪怕每個人在模仿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就是這個藍色,秋天的理解是深一點,晞晞的理解是淺一點,所以如果畫畫是表達的話就不用考慮想不想。
? ? ? 現(xiàn)在回想這個對話,其實當下我缺少了一個動作——去了解是在什么情況下F老師說出了“畫畫就是要模仿,畫得像才可以”這樣的話。但在我們的課堂上,考慮到孩子們現(xiàn)在會寫的字不多,如果要求孩子們直接用寫的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所以允許孩子們用畫的再由老師來幫忙寫,當然也鼓勵孩子們想寫就動筆寫一寫,比如上周瑞鑫想要寫就寫了。但不管是寫、是畫還是說,都是一種表達的方式,我們鼓勵孩子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而表達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在畫畫時只想著模仿,想著畫的像不像,就會失去自己的表達。
? ? ? 同時,我們要認識到“畫畫就是要模仿,畫得像才可以”這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環(huán)境是不容錯的,我們評判事物的標準是唯一的。這樣的環(huán)境帶來的后果就是孩子不敢犯錯,更不敢試錯,他們要希望找到最保險的方法來讓自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