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鉆石珠寶,雖然很閃,但離我很遠
幾年前,曾經有個前同事提過讓我跟她一起做珠寶/鉆石定制做為Part Time,為未來退休以后的第二職業做準備。她恰好有親戚朋友可以提供產品渠道。我們可以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按照個人需求來設計珠寶圖稿,加工制作出屬于每個人特有的珠寶成品。當時的我一來自己本身就不是珠寶愛好者,平日里就很少佩戴;二來,全職工作的時間已經占據了一大部分,剩余一點點的小空間,我實在很想做一只呆在沙發上的考拉一動不動。
這一次既然Gap Year了,既然是尋找一種對自己的可能性,我在30清單中,還是加上了這一項,也算是對珠寶這個行業的一次了解,增加自己的認知領域也不錯。
這一次我找了一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來了解和體驗:
一顆美麗的鉆石,從本質來看,就是一顆礦石經過開采稱為鉆胚;再根據鉆石的色澤、凈度、克拉數和形狀,將它們分選成多達12000種不同的種類;挑選出來的鉆胚進行切割和打磨,這一環節的技術要求很高,目前最好的切割技術應該是在印度。聽說,雖然印度曾經是鉆石礦藏大國,但現在原礦也已經被開采的差不多了。但也因此而有了非常前沿的切割技術,加之印度國內的人工費用低。于是,各地區開采出來的鉆胚大部分都會運到印度進行切割和打磨,然后再進行往世界各地進行分銷。
鉆石的璀璨程度由切割和打磨決定。每一個刻面都需要消耗專業的工匠大量的時間,最細微的錯誤都會讓鉆石身價大跌。在成功切割和打磨之后,每一顆被選中的鉆石都會提交到鉆石研究機構進行鑒定評估,確認鉆石的產地和質量,最后才會在鉆石上印記上獨一無二的認證編號和印記。
從這里再往下繼續的部分就是普通消費者平時購買鉆石寶石會接觸的了。我們會跟設計師溝通,設計出我們理想中的款式。最終,在設計師的再加工后,你想象中的完美鉆石飾品就呈現出來了。 ? ?
其實,整個過程聊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已經發現自己對這個行業確實興趣不高。但出于尊重和有個完整性,我還是認真的聊完了整個珠寶行業產業鏈的各種基本概況,其中鑒定和設計兩個關鍵步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現狀,我還特意多問了幾句。比如鑒定的資質:國際上,英國的FGA,美國的GIA等等。國內GIC是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頒發的珠寶鑒定師資格證書以及國檢NGTC。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國內從業的話,GIC和NGTC似乎比其他幾個國際認證在國內更受認可。
設計這一環節是對我而言相對比較有趣的,因為會有手繪的內容。在這幾年中國的珠寶行業普遍樂觀的大環境下,珠寶設計的從業人員是緊缺的。當然,這一緊缺也是因為目前中國的珠寶市場還正處于由材料價值確定售價到材料與設計并進的轉變階段,設計師還屬于弱勢話語權,在中國應該還是個半開發狀態。同時,國內珠寶設計專業教育普及度還不夠。而且中國珠寶設計的缺陷在于“精與工而缺與思”,也就是我理解的匠人精神。
這一次的體驗跟以往都不同,更多的不是實際操作,而是看和聽。但也讓我有了一次完整的體系化的了解一個行業領域的機會,也是不錯的,并且最有價值的事,確定了一個答案:這并不是未來我想要從事的行業。
最后上一張前同事之前給客戶設計的產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