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料[ ] 貿易[ ] 資本主義[ ] 殖民
500年前,大部分人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大陸,對于遠隔重洋外的世界更是聞所未聞。15世紀以前,人類地理上的新發現都是靠行走或者近海航行完成的,但是到15世紀下半葉,歐洲人通過大航海,發現了世界另一邊的大陸,大航海帶來了地理的發現,帶來了全球貿易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是,大航海的最初動機僅僅是為了獲得東方的調味品——香料。
地中海地區的飲食原本非常清淡,鹽和檸檬汁是他們能找到的僅有的調味品。后來羅馬人在遠征中首先嘗到了東方調味品的神奇味道,并把它們帶回到了歐洲并大受歡迎。但是歐洲很快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中世紀的歐洲相比羅馬人的生活更加簡陋,但是對香料的追求卻一點沒有減少,也許在平淡無味的生活中,更加需要辛辣刺激的味道來調劑。
中世紀的歐洲人對香料的依賴不僅僅出于調味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想要體驗東方的生活情調。失敗的十字軍騎士將東方文明帶回歐洲,也開啟了享樂主義的序章。貴族們沉迷于阿拉伯的芳香物質、中國的絲綢和印度的花布、東方的珍珠以及印度的鉆石。一切東方的東西,由于它們遙遠、稀少、奇異、也許還要加上昂貴,對當時的歐洲人產生了無法抗拒的迷人的誘惑力。
當時香料的價格不斷上漲,歐洲的許多城市和國家把它當做貴金屬一樣作為支付手段和征稅方式。價格荒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運輸路途艱險,另一方面是阿拉伯商人的壟斷造成的,只有繳納轉運稅,商人才能將香料“進口”到歐洲。因為覬覦香料貿易的巨大利潤,西方國家意圖擺脫阿拉伯人對香料的控制,于是探尋另外一條通往印度的航線,君主們和投機商們也和現在的風投一樣,受到利益的驅動支持著這些航海家的探險。
【鄭和】
鄭和從中國東南沿海出發,他的寶船七下西洋,但后人很少知道他航海的目的是什么,不明白當時的中國明朝為何會不惜工本去做一件幾乎沒有結果的事,至少在經濟收益上不明顯。他一度控制了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但后來隨著明朝放棄了航海的行動而變得毫無意義。如果當時明朝堅持下去,是否會徹底改寫歷史,就此壟斷幾個世紀里利潤最大的東西方海上貿易,這一切不得而知。也許明代的皇帝滿足于從后來的間接貿易中獲得的利潤而不愿意再冒風險,又或者是作為一個以農耕文明為主的陸權國家,航海難以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支持。總之,鄭和之后也再無鄭和了。
【恩里克親王】
葡萄牙的恩里克親王作為歐洲近代第一位航海家并沒有真正地航海過。葡萄牙因為地處歐洲大陸的最西南端,路途遙遠,運輸成本巨大,所以當時這個歐洲的貧窮效果致力于尋找一條新的航線。恩里克從戰俘和商人那里得知,非洲有一條古老而繁忙的商路,由于陸路已經被阿拉伯人占領,于是他選走改走海路,他的提議得到了當時國王的支持。在之后的幾次出海探險中,先后發現了多個島嶼,并納入到了葡萄牙的領土范圍,但并未給王國帶來實際收益,國內怨聲四起。1441年,他的一直探險隊帶回10個穆斯林俘虜做奴隸,恩里克親王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平息批評的方法,于是歐洲罪惡的400年奴隸貿易就此開始。因為看到航海帶來的潛在利益,葡萄牙王室開始推行各種激勵政策鼓勵民眾出海探險,于是掀起了一股私人探險的熱潮。當探險終于有了收益,民眾的輿論也由批評埋怨變成了歌頌贊揚。1460年,恩里克親王病逝,他組織和資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統的探險,并使其變得有利可圖,使得葡萄牙成為了歐洲航海中心,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船隊,研修了一流的造船技術們,培養了一大批的航海家和探險家。
地理發現是大航海的結果而不是最初目的,尋找香料和東方物品才是探險家們的初衷。
【哥倫布】
由于葡萄牙人的航海積累,導致西班牙人航線受堵。這時哥倫布登上了歷史舞臺,他聲稱能找到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哥倫布從小就夢想航海抵達亞洲,親眼去看看這個東方的神秘而富饒的大陸。他一邊努力證明著從歐洲向西行可以很快到達印度,雖然錯誤的計算將地球的周長縮短了近四分之一,但也給足了自己信心并成功說服了贊助人。另一方面,他從西班牙王室那里拉到了贊助。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航行。首先他們到達了今天北美東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遇到了印第安人,讓哥倫布以為自己到了印度。他從印第安人那里得知,從這些島網西還有一片大陸,讓他認為那片大陸就是中國。雖然這次航行沒有找到香料也沒有帶回黃金,但是哥倫布還是為歐洲帶了了自羅馬帝國滅亡后,最震撼的消息——往西行可以到達印度(東方)。回國后,他就提出了殖民、商業擴展和傳教等計劃。哥倫布到死都以為自己到了亞洲。
但這片未知的新大陸最終并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而是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由于他的信件,歐洲人才第一次知道存在一個美洲新大陸。
在大航海開始的幾十年里,葡萄牙人壟斷了歐洲出發的各條航線,但隨著哥倫布發現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西班牙人也加入到這一次航海競賽中。于是羅馬教廷不得不出面調解,以免他最能控制的兩個國家窩里斗。羅馬教皇大筆一揮,劃出了一條教皇子午線,從此,西班牙人獲得了除巴西以外的全部美洲,而西班牙獲得了整個非洲和印度。
相比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財運要好得多。航海家們找到了往東繞過非洲到達亞洲的航線,帶回了大量香料(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達·伽馬),令葡萄牙獲得了巨大利潤,為它成為早期的海上帝國奠定了財富基礎。
【麥哲倫】
1533年之前,西班牙人的探險都沒有收獲什么實際的經濟利益,直到麥哲倫的出現。他開始思考,美洲大陸之間是否存在一個海峽可以穿過去。理查一世批準了麥哲倫的計劃,并授予他諸多慷慨的特權。但麥哲倫的情報有誤,在航行中他發現了那并不是他預想的海峽,只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失敗并沒有打到堅毅而果敢的巨人,隨后他繼續向南航行,克服了種種惡劣的天氣條件,在1520年8月底,他們在南緯52度的地方發現一個海灣,風浪非常大,且蜿蜒曲折分岔無數,麥哲倫的船隊憑借著豐富的航海經驗,他走出了迷宮一般的海峽,人們為了紀念他這一次探險,把這條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1521年3月,在太平洋上漂泊了數月之后,他們終于看到了大陸(菲律賓)。至此,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終于首次完成了橫渡太平洋的壯舉,也證實了美洲與亞洲之間存在著一個遼闊的大洋——這個水域要比大西洋寬闊得多。后來麥哲倫不幸在與菲律賓當地人的沖突中喪生。剩下的船員于1522年9月回國,為西班牙帶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麥哲倫的航行歷時三年多,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航行,不僅證明了地球是圓的,而且還發現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區是海洋,不是陸地,這顛覆了托勒密早期對地球的描述。同時,還表明了世界各地的海洋是一個完整的水域,通過航海可以到達任何一塊陸地,就此開啟了全球航海時代。
大航海導致了地理大發現,而地理大發現又促使了全球貿易時代的到來。在發現新大陸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海洋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天下,中國成了間接的受益者,青花瓷讓這個世界為之沸騰。但隨著荷蘭的崛起,伊比利亞半島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依靠著制造業和貿易,荷蘭迅速崛起,并成立了著名的東印度公司,在與亞洲的貿易中獲得暴利。同時,向西建立殖民地擴張領土。
英國靠著“皇家海盜”的威名,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的霸主,他們積極向外擴張殖民地,提倡重商主義,強調貿易順差,成為全球貿易和制造業最發達的國家,最終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國。